香港赤柱善安公所(今赤柱街坊福利會)大門兩旁石柱刻有一副七字門聯,曰:「結萬古君臣大義;開千秋兄弟深情」。未知該處以前是否曾為關帝廟,聯文明顯是在褒揚關羽與劉備之間的「君臣大義」和「兄弟深情」。
平仄格式與聯文結構
是否曾為關帝廟,對研究對聯本身並無影響。對聯本身有兩點值得研究:平仄格式和聯文結構。
很明顯,此聯並非正格七言聯,正格七言聯的平仄結構有兩種,不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以此標準律之,此聯上聯尚能合「仄仄平平平仄仄」(「古」字雖仄聲,按慣例一三五可以不論),而下聯七字只有一個「弟」字仄聲,「平平平平仄平平」,第四字「兄」就不叶律了。
斷句不依正格律
但是,從句讀的角度看來,此聯不能依正格律句四三斷句讀「結萬古君·臣大義;開千秋兄‧弟深情」,而應讀「結‧萬古君臣大義;開‧千秋兄弟深情」,平仄結構是由「一字引」帶領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兄」字在六字中的第三字,非音步節點,其平仄可以不論。
不僅七言聯可以有如此變格讀法,五言聯也有。于右任有一題函谷關的五言聯就是這樣:「送‧千年客去,移‧一個關來」,按照句讀來決定對聯的平仄結構,是非正格五、七言對聯創作的方法。這一方法對於正格五、七言聯以外的其他字數的對聯來說,是創作方法,也是基本法則:其他字數的對聯的平仄格式,實際上就是由律句的四字頭、三字尾、一字引、二字引配置而成,平平、仄仄為一音步,本句平仄相間、對句平仄相對、平聲結尾。
「開」兄弟深情句不通
談了此聯平仄格式的特點,再來看一看聯文的意思通不通達?上下聯聯文的語法結構很簡單,主要成分只是兩個動賓結構的雙音詞「結義」和「開情」。「萬古」、「君臣」與「大」都是用來修飾一個「義」字;而「千秋」、「兄弟」與「深」都是用來修飾一個「情」字。「結義」是一個常用詞,「開情」就未之見也。除了「情竇初開」,「情」怎麼能「開」?
「開」字改一改行不行?以「見」字取代之,變為「見千秋兄弟深情」如何?「見」字與「結」字都是仄聲,一字引仄對仄不好。那麼,換成「交千秋兄弟深情」,「抒千秋兄弟深情」或「傳千秋兄弟深情」又如何?似乎「傳」字比較好,但是,始終感覺未能盡如人意,氣勢有點不暢。也許,當年作者之所以選用一個「開」字,似乎含有旌揚劉關張桃園結義這種「兄弟深情」垂範後代、有「開」千秋之先的意思,可惜沒有「開情」的說法。如何把這一層意思表達出來呢?頗費斟酌。
聯非小道,既要協律,又要對偶,其創作難度並不在詩之下,從立意、構思、遣詞、造句,以至邏輯、修辭,一副對聯寥寥數字,字字須經斟酌,一點都馬虎不得。
作者簡介
陳錫波,又名陳詩亮,60年代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名中國傳媒大學)外語系,70年代移居香港。曾任或現任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對聯課程主講、香港楹聯學會和澳門楹聯學會顧問等。有關對聯理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散見於《國學新視野》等香港和內地的報刊、雜誌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