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2(dzɛk3)
除了可以用作牲口「牛」的量詞之外,「隻」在粵語裏又可用作「歌曲」的量詞。如「唱隻兒歌來(音「離」)聽下得唔得呀」就是「唱首兒歌給我聽一下,可以嗎」的意思。又如「隻歌都唔好聽嘅,都唔知點解會流行成咁」,就是「這首歌根本不好聽,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流行」。此外,就算是無人聲的「樂曲」我們也是可以用「隻」作量詞的。如「渠(佢)頭先拉著(咗)隻《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就是「剛才他拉了(那)首《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又如在上世紀的粵語片《我愛紫羅蘭》中,演員張活游說︰「嗰個唱機又係唱緊呢隻音樂!」(見香港二十世紀中期粵語語料庫網站「隻」條)黃氏案︰當然,樂曲的量詞現在粵語還是多用「首」的。
其實以「隻」為歌曲或樂曲的量詞也是古人的習慣。《漢語大字典》「隻」(音zhi1)條︰「5量詞……(3).用於詞曲。《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後來書會們備知了這件事,拿起筆來,又做了這隻《臨江仙》詞。』」(黃氏案︰《漢語大詞典》「隻」條同樣有「量」詞一義項,但未細分其用法,卻亦有上引《水滸傳》文句為書證)又,明 吳炳《綠牡丹》第十八齣《簾試》︰「[北沽美酒帶太平令](下。淨)……不免唱隻曲兒消遣則個。」另外,若到中央研究院近代漢語語料庫網站搜尋,大家可以見到如下兩個用例。《張協狀元》︰「我們怎知你笑人,唱隻曲教奴仔細聽。」《金瓶梅》第五十四回︰「在太湖石邊,輕撥琵琶,漫擎檀板,唱一隻曲,名曰水仙子…」
劉學敏、鄧崇謨《現代漢語詞量詞搭配詞典》的「曲子」條,只有「支首段(兒)種」四個量詞。其實當中的「支」,本是「樹枝」、「枝條」之意,只宜用作「條形」物或「杆狀」物的量詞,而「曲子」並非條形物或杆狀物,實不宜用「支」作量詞;可見「支」之所以可作「曲子」的量詞,是因為近現代北方話入聲消失之後,「隻」讀同「支」(普通話兩字均音「zhi1」),以致北人不察,就以為自己用的量詞是「支」。
郭先珍《現代漢語量詞手冊》「支」條︰「『支』、『枝』,古今字。原都指『樹枝』。引伸為量詞,可用於樹枝和其他杆狀物。後『支』、『枝』分工,『支』作量詞,詞義虛化,主要用於事物的一部分和杆狀物。」而據該書的解釋,「枝」亦只用作「1計量帶花或葉的樹枝」和「2計量杆狀的東西」。《漢語大字典》「支」條雖有「量詞」一義項,並明言可用於「歌曲」和「樂曲」,但並未列出書證。似乎《漢語大字典》的編者尚未找到用作歌曲、樂曲的量詞的「支」的最早用例。同樣,《漢語大詞典》亦未能找到「支」作樂曲或歌兒的古代用例,只找到現代作品作書證。其「支」條云1︰「17量詞。……張揚《第二次握手》二︰『書房中光綫幽暗,收音機輕緩地播送着一支小提琴曲。』」
由此可見,缺了入聲的普通話在傳承古代語言文字方面實在有其不足與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