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云「民以食為天」,西人語“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食物是人類獲取外界能量,在流動環境中塑造生理特徵的物質承載,也是刻畫心理特點的精神外延。在我們談論歷史的時候,許多人總喜歡將目光局限在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卻總是忽視了我們身邊隨處可及的、最基礎的東西──食物。
一部人類文明史即統攝著作為環境、產業與民俗的食物史。本書正是要為形形色色的食物撰寫傳記,書寫它們的生命全史。在全球史層面,它們馴化成功數千年,輾轉萬裏進入世界各地,豐富了我們的飲食圖譜,締造了舌尖上的百味。
以上既是食物史研究的意義,亦是本書存在的意義。早在1977年,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張光直主編的《中國文化中的飲食》便掀起了第一波中國食物史研究熱潮,近些年該領域的純學術著作不斷滋生,然靠譜的科普尚付闕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書恰逢其時。如果不了解中華食物和中國農業,便很難觸及歷史的真正內核。了解食物的歷史可以幫助我們在全球史觀的視角下,審視中華文明是如何形成、發展和傳播的。
食物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是人類歷史中不起眼卻又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雖然看上去不如王侯將相的故事那樣璀璨奪目,但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整個世界歷史的進程。食物的歷史包羅萬象,囊括了這些食物的傳播史、技術史、文化史,輻射了食物的政治、社會、經濟與生活面向,同時可以探索食物與人的複雜互動關係。了解這些經歷,就是了解一部講述人類與自然的史詩,可見人類的食物史與人類歷史、人類文化發展息息相關。
一粒米、一顆豆、一葉菜,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食物,無不蘊含着大學問,它們都是勞動人民傳承千年的智慧結晶。這些餐桌上的食物的往來與傳播、栽培與利用、發展與變遷,為我們講好中國故事,拼上了一塊新的拼圖。
本書從本土作物和外來作物兩大篇章出發,從植物學、歷史學、人類學等角度講述了水稻、小麥、玉米、番薯、茶葉等數十種作物的前世今生,還將回答:真正的種質資源交流與發展基於什麼樣的背景與動因?演進路線是什麼樣的?外來食物的傳入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它們在技術、經濟、社會、文化等許多層面是如何與本土融合發展的?它們能為未來全球發展,消除飢餓、貧困,維護世界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哪些參考?
本書在出版後得到各界同仁的厚愛,先後入圍2023年「鳳凰好書」2月榜、《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3年3月優秀暢銷書排行榜、「2023,一起閱過」央視網年度閱讀盛典推薦書單等,榮獲2023年《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第一季度影響力圖書、第14屆江蘇省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和「典讚·2023科普江蘇年度十大科普作品」等獎項,並有多篇書評、書訊,反響熱烈,在此一併致謝!我也將努力寫出新的作品以饗讀者。
今即將在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繁體新版,新版與舊版相比不僅多了本篇序言,舊版當中的一些錯訛、補充之處在繁體新版中也──完善。從某種意義上說,繁體新版是真正的最終改定版,希望繁體閱讀的朋友們能夠喜歡。
最後感謝香港三聯書店李斌老師、王逸菲老師的辛苦付出。
原刊於《食日談》,本社獲三聯書店授權節錄轉載。
新書簡介:
書名:《食日談:餐桌上的中國故事》
作者:李昕升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24年3月
!doctype>作者簡介:
李昕升,南京農業大學博士後,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台灣政治大學訪問學者、劍橋李約瑟研究所勁牌學者。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東南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國南瓜史》等六部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