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脩二字,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嘗無誨焉」。此句脩字古來多解為乾肉,又叫脯,即是臘肉。 每一脯稱一脡,十脡為一束。束脩就是十脡脯,古代用來作初次拜見的禮物。此說見於南梁皇侃《論語義疏》,而其前有曹魏何晏《論語集解》之解,「言人能奉禮,自行束脩以上,則皆教誨之。」
歷代學者,多解「乾肉」
北宋經學家邢昺之《論語義疏》承襲皇侃之疏,南宋理學家朱熹同之,影響深遠,束脩為十脡乾肉之說幾成定詁,至清,劉寶楠父子編輯之《論語正義》也奉邢朱之說為正義。故後人多本此說,於是「束脩」就變成了學費的代稱,自此幾乎所有辭書、辭典都作如此解釋。
《論語》這個句子中,束脩的意思是否就是用作學費的十脡脯呢?
漢字有一詞多義的特點,其詞義、詞性依句中語法作用和上文下理而定。《禮記·少儀》有句,「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此處孔穎達疏:「束脩,十脡脯也。」然而,《後漢書》延篤與李文德書中,「且吾自束脩以來,為人臣不陷於不忠,為人子不陷於不孝」的「束脩」,就不能解為十脡乾肉了,否則,「吾自十脡脯以來」,莫明其妙。
《述而》該句之束脩,若解為十脡脯,整句的意思就是「自(己)/(從)行十脡脯以(呈)上,我就沒有不教的。」且不論「以十脡脯呈上」是不是孔子誨人之唯一條件,句中「行」字為動詞, 十脡脯是其賓語,自行十脡脯是什麼意思 ?台灣大學傅佩榮教授《傅佩榮〈四書〉心得》中說,「由古人說話的句法來看,整部《十三經》裏,沒有任何一處是以『自行……以上』來表達的。」何況,《論語‧鄉黨》中孔子有言,「沽酒市脯不食」,買來之酒和脯不食,受人十脡脯,焉知不是「市脯」?得之何用?典籍中亦未曾見有何人呈上十脡脯而成為孔子學生。
其實,古時脩修兩字通假,脩字既是乾肉,是名詞;也是動詞,《釋文》曰,「鍛脯加薑桂曰脩」,取其「捶而施薑桂」制作乾肉之過程作修治之義,故經典中兩字通用,如《論語‧述而》之「德之不脩,學之不講……」;《孟子‧盡心上》之「不得志,脩身見於世。」
「束脩」也解「束髮脩學」
唐朝經學家孔穎達《尚書正義》中解引西漢五經博士孔安國《論語注》,曰「束脩,束帶脩飾」,「脩飾」即是「修飾」。東漢經學家鄭玄《論語注》中解釋,「謂年十五以上,能行束帶脩飾之禮者也。」鄭玄說之「年十五」,正是束髮之年。《 大戴禮記·保傅》曰,「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漢賈誼《新書·容經》曰,「古者年九歲入就小學,蹍小節焉, 業小道焉;束髮就大學,蹍大節焉,業大道焉。」很明顯,束脩的束不是量詞十脡,而是動詞綑的意思,乃束髮之意;而脩字也不是肉脯,是動詞脩治的意思,即是脩業、脩學之意。
既然束脩是束髮脩學之意,那麼,整句「自行束(髮)脩(學)以上」通嗎?通。
孔子誨人,有教無類
傅佩榮教授說,(在整部《十三經》裏)「我們看到『自……以上』的句法出現兩次,都是在《周禮·秋官司寇》里,原文是『自/生齒/以上』,亦即從『長出牙齒』(約一歲)以上的小孩,才可以登錄在戶口上。在此,明明指的是『年齡』。」生齒是指年齡;束髮也是指年齡,年十五即是束髮之年, 該句多了一個行字,行即行禮,行束脩之禮是也。「束脩」解「行束髮脩學之禮」,與鄭玄所說「行束帶脩飾之禮」語法結構一樣,是兩個動詞省略了賓語髮和學。
那麼,脩的意思是「脩飾」呢,還是「脩學」?「脩飾」只是儀容,而「脩學」則包含意願,與「誨」相應。男子年屆十五,行束髮之禮,束髮為髻。此時「束髮而就大學」,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正是如此。孔子誨人,教者並非小學、小藝、小節、小道;而是大學、大藝、大節、大道, 而學者必須行束髮脩學之禮,兩個條件,一是年齢,一是意願。如此, 該句意思就很清楚了,「自 (從十五歲)行束(髮)脩(學之禮)以上(者),我從來沒有不教的。」
!doctype>作者簡介
陳錫波,又名陳詩亮,60年代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名中國傳媒大學)外語系,70年代移居香港。曾任或現任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對聯課程主講、香港楹聯學會和澳門楹聯學會顧問等。有關對聯理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散見於《國學新視野》等香港和內地的報刊、雜誌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