咁係因為你悲觀?

我們看不出政府解決財赤的方法,也看不到經濟復甦的苗頭,政府官員卻不斷強調大家毋須過分擔心。是官員真的有把握,還是我們「太過悲觀」?

內地一連8天的春節長假期至本月17日結束,據入境處統計,這8天假期共有125.5萬人次的內地遊客來港(期內共有143.6萬旅客入境),較去年五一及十一假期分別增加25.3%及14.9%,也超過了2018年同期的日均人次。

有報道指,整個春節假期酒店入住率逾80% ,不同餐飲及零售都受惠。然而在一個電台節目中,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表示,除了化妝品及珠寶店外,其他商戶生意一般,估計整體比2018年縮減一成。代表飲食界的張宇人則表示,海運大廈年三十晚職員多過顧客。跟海運大廈同在尖沙嘴的海港城,其美食廣場宣告在春節假期後(19日)結業。

看來在旅客來港人數恢復增長之際,零售及餐飲業似乎仍有隱憂,過往遊客集中地的銅鑼灣仍見到不少「吉舖」或已關門的商店、食肆,見到時都有些蒼涼感!

香港現在失業率僅2.9%,今年預測經濟增長也達到4%,數據頗理想;但做生意的人很多仍愁眉苦臉,大嘆市道不景。數據和現實之間為何會有明顯反差,是否港人對復甦信心依然不足、對前景看不透,又或「只係因為你悲觀」?

單靠旅業 難令本港經濟全面復甦

疫情過後,政府為了顯示香港已重新登上國際舞台、香港是活力之都,故此安排了「一浪接一浪」的盛事,期望激勵人心、搞活經濟,特別是旅遊、零售、餐飲等行業,取其立竿見影、人氣旺盛,可令人覺得市場朝氣勃勃。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四大支柱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GDP)並不高:疫情期間,上述比例在2021 年只得0.1%,到2022年升至0.4%。其所以如此,皆因疫情時期封關,旅客量急跌。即使以疫情前的2019年計,旅遊業佔GDP也只得3.6%(跟其餘三大支柱,即金融、貿易物流、商業服務相差甚遠);但它提供就業職位卻佔就業市場的6% ,反映旅遊業提供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低技術崗位。去年全年訪港旅客人次達3400 萬,逐步回復到疫情前水平,但其對GDP的貢獻相信仍只在4%至5%之間。

很明顯,單靠旅遊業強勁,是很難令香港經濟全面復甦。經濟學者王于漸教授上月接受《明報》專訪時表明,很多本港產業「都面對困難甚至消失」(these are dying);他建議香港應啟動一場大辯論,分析優勢及弱勢,為未來重新定位。教授之言情辭懇切,在當前一片唱好聲中卻有逆流而上之勢,是否也是「因為你悲觀」?

單靠旅遊業強勁,是很難令香港經濟全面復甦。(政府新聞處圖片)
單靠旅遊業強勁,是很難令香港經濟全面復甦。(政府新聞處圖片)

早應有大辯論 集思廣益尋出路

聽得多了──香港是國際都會、金融中心、背靠祖國、在「十四五」規劃內得到國家大力支持。這些都是事實;然而在事實另一面,是香港在回歸之後經濟一直維持低增長(林鄭月娥上任特首前曾說過跟新加坡的增長比較,香港落在人後,她不甘心),經濟轉型趑趄不前、無新增長點,20多年仍在吃老本。香港早就應來一場大辯論,集思廣益為香港找一條出路。

2019年暴亂和其後新冠疫情,進一步令香港重創;中美對峙加上地緣政治惡化、內地經濟疲弱,更令本地經濟跌入谷底,「香港怎麼辦」的問題迫在眉睫。但政府對「來一場大辯論」的反應非常冷淡,是胸有成竹?還是不知從何辯起?

很多經濟發展的問題其實非始於今日,例如貨櫃碼頭。最近有評論指,本港貨櫃碼頭吞吐量的排名很快就會跌出世界頭十位,反映我們過去一直引以為傲、曾經居吞吐量首位的貨櫃碼頭業務正不斷萎縮。

今時今日的處境,其實早有跡可尋。內地改革開放前要依靠香港出口,帶動了本地貨櫃碼頭的興旺;惟內地逐步建立自己的貨櫃港,加大從內地直接出口的比例,都動搖了本港地位,這是早就預料到的結果,不需要專家都可以看得出!據貿發局數字,2004年香港海運貿易額佔貿易總額達31.6%,到2012年降至21.6%,2020年更跌至12.4%。2004年香港貨櫃吞吐量達2198 萬個標準箱,全球排名第一;但到2020年該數字為1797萬個標準箱,排名跌至第九。

最近有評論指,本港貨櫃碼頭吞吐量的排名很快就會跌出世界頭十位,反映我們過去一直引以為傲、曾經居吞吐量首位的貨櫃碼頭業務正不斷萎縮。(亞新社)
最近有評論指,本港貨櫃碼頭吞吐量的排名很快就會跌出世界頭十位,反映我們過去一直引以為傲、曾經居吞吐量首位的貨櫃碼頭業務正不斷萎縮。(亞新社)

貨櫃碼頭業佔重要地位 政府須有明確發展規劃

回歸以來,關於貨櫃碼頭發展的討論都集中在應否興建第十號碼頭,到底香港應自行擴充?還是按兵不動,配合內地發展?貨櫃碼頭以外,是否還有擴展內河運輸的選擇?或是政府另外選址擴充物流基建,重置整個葵涌貨櫃碼頭到新址,騰出土地發展房屋?結果經逾20年研究,仍無結論;唯一的決定就是停建十號碼頭,除此並無其他方案!

香港貨櫃碼頭吞吐量排名「見頂」是在2004年,距今已20年,排名由第一位拾級而下,被新加坡、深圳、釜山等相繼「爬頭」;至於吞吐量,亦由2008 年最高2438 萬個標準櫃,跌至去年約1400萬個!

貿易及物流業居本地經濟四大支柱之首,2021年佔GDP達23.7%,貨櫃碼頭業是貿易及物流的重要一環,政府必須有明確政策及發展規劃。貨櫃碼頭的去留,不應只着眼於土地供應,而是要考慮它在未來香港經濟發展中的定位。

新加坡也把貨櫃碼頭遷移,新址在西部,稱為Tuas Port,2012年宣布啟動分4期發展,估計到2040年完工,預計每年可處理6500 多萬個標準櫃。對經濟有重要貢獻兼具策略作用的行業,新加坡政府向來堅決保留兼有長遠規劃,另一例子是煉油業。新加坡曾因土地是否足夠應付、煉油業是否應繼續在當地發展而觸發一場辯論。結果新加坡政府堅持到底,認為煉油業是該國支柱產業,一定要保留及發展。現在新加坡已是世界三大出口煉油中心之一、世界石油貿易樞紐,及亞洲石油產品定價中心。

經濟發展、產業競爭都是不進則退。香港沒有策略守住佔傳統優勢的貨櫃碼頭業,而發展新興產業像「再工業化」同樣停滯不前,歷經近10年似乎仍未見到雛形!

香港再工業化是在2016年提出。當時政府成立了創新科技局力推,目標是發展高端製造業、推動產業多元化、鞏固本港經濟基礎。當年的討論,有人認為再工業化是把已離開本地的製造業「回流」,但這樣違反經濟發展規律,是走回頭路。也有一說是香港服務業佔了GDP九成以上,產業工人早就「消失」,如何有足夠人才再工業化?

經一輪辯論,再工業化的概念逐漸明朗,其主體是創科產業,以新科技為核心開拓新興產業,走的是科技型及高增值,政府角色是增加對研發的投資、營造有利創科的市場生態環境(融資、集資、加強專利和知識產權保障)、引入和培養科技人才、支持大學研發及商業化轉移等。發展了近10年,創新科技產業佔GDP比率僅1%左右,仍成不了氣候。

香港再工業化停滯不前,歷經近10年似乎仍未見到雛形!(Shutterstock)
香港再工業化停滯不前,歷經近10年似乎仍未見到雛形!(Shutterstock)

擴闊經濟基礎 方有望紓解財赤

2022年12月政府發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制定多個目標,包括製造業佔GDP由目前1%增至2030年5%,即6年時間增加4倍,是首次最清晰地提出再工業化對本地經濟貢獻的指標和時間表。成功與否,要由時間驗證,但再工業化肯定是香港經濟邁向多元化的重要一步。

產業多元、擴闊經濟基礎,庫房自然得益,毋須再全部依賴傳統四大產業。唯有如此,本港財赤困難才有望紓解。香港財政儲備仍足以應付未來幾年財赤,但我們要到什麼時候才有望回復財政平衡?靠什麼去扭轉?若沒有新增長點為庫房作貢獻,政府只能加稅或不斷削減開支(可能影響民生)。果真如此,港人何來幸福感?

我們看不出政府解決財赤的方法,也看不到經濟復甦的苗頭,政府官員卻不斷強調大家毋須過分擔心。是官員真的有把握,還是我們「太過悲觀」?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