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雜說》之《馬說》開篇說道,「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很有名,不少人耳熟能詳,但意思卻前後自相矛盾,聽習慣了,久而不察。第一句,世有伯樂才有千里馬,沒有伯樂就沒有千里馬;第二句,不管世上有沒有伯樂(不常有),千里馬常有,第二句否定了第一句。
沒有識馬之明 豈能馳騁千里
那麼,既然「千里馬常有」那還須要伯樂幹什麼?細讀原文,其實昌黎先生所說「常有」的「千里馬」應該是其緊接着第三句所說的「名馬」,他是這樣說的,「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雖有」的名馬不能「以千里稱也」,並不等於「千里馬」。即使「有千里之能」之名馬,只有不「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而「策之以其道,食之盡其材,鳴之而通其意」方能「以千里稱」而為「千里馬」。所以說,第二句的「千里馬」應該是第三句所說的還不能「以千里稱」的「名馬」而已。
伯樂獨具慧眼 良駒得展其才
若第二句沒有「千里馬」之誤,第一句之文也可通,就是說,名馬經伯樂「知」而以其道食之,然後方能「有」(成為)「千里馬」,否則,世無千里馬,故「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韓文公之《馬說》,乃在申「說」《呂氏春秋·不苟論·贊能》所言「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的意思,旨在強調伯樂對千里馬的重要,其重要實在於一個「知」字。即使名馬常有,如果沒有伯樂之「知」且以其道食之,終也不能成為千里馬。所以,韓文公說道,「故雖有名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真不知馬也」,糟蹋了多少名馬!所謂知遇之恩、知人善任、知人之明、慧眼識英雄,都是強調一個「知」字。
作者簡介
陳錫波,又名陳詩亮,60年代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名中國傳媒大學)外語系,70年代移居香港。曾任或現任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對聯課程主講、香港楹聯學會和澳門楹聯學會顧問等。有關對聯理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散見於《國學新視野》等香港和內地的報刊、雜誌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