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的重要性──提前認識「我」的需要

大學中的實習給予學生渠道提早體驗理想中的工作,以免學生們投身第一份工作時,才發現不似預期,卻又難以打退堂鼓。

面臨畢業,大部分大學生都會盤算着去什麼公司、做什麼類型的工作,蠢蠢欲試。但這些都只限於想像,實際情況到式如何?很多時候要真的投身其中,才會得知該行業或公司的詳情,以及到底是否適合自己。而大學中的實習,正正給予了學生這樣的渠道,提早體驗,以免學生們投身第一份工作時,才發現不似預期,卻又難以打退堂鼓。

提早體驗工作的好處

我們的課程規定學生要進行200小時的實習,所以安排了四年級生杜同學到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實習。杜同學本身對文化方面有興趣,並立志要投身這個行業,但對於文化行業要做什麼,她一直只有聽聞而已,並不知道實際如何,所以她選擇了NGO(非政府組織)的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希望從中得知當中的詳情。至於在實習開始之前,她希望可以多參與一些活動策劃的工作,以及可以多些外出,不想整天都在辦公室。

實習內容最後沒有活動策劃,大部分都是做活動展覽導賞、入學校宣傳等。雖然沒有學過,但杜同學表示沒有太大難度:「都應付到,因為那些講解的內容自己的熟識,例如非物資文化遺產、舞獅、舞龍、活字印刷等,學校都有學過。」和預期中有出入會否感到失望或者悶?杜同學則立即否定:「我不覺得悶,甚至幾享受幾好玩,畢竟我喜歡文化方面的東西,而且每件事都有其價值的,是一個幾好的體驗。」

幫助制定職業目標

在整個實習過程完成後,我在大學的支持下,用問卷和深度訪談的形式,對參與實習的學生進行了一項研究。其中一條問題問到「經過本次實習計劃後,你認為實習對大學生制定職業目標有沒有幫助?」,結果顯示,有22位同學(81%)選擇「有」,這個「有」不一定代表學生透過實習可以具體地知道,自己想去哪一間或哪一類型公司工作,但起碼讓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工作形式的公司。

杜同學表示實習最大得着莫過於對文化團體有更深了解,因為文化團體有分政府組織及非政府組織,兩者看似分別不,但所謂人夾人緣,一切也要試過再知,而杜同學則表示:「我將來仍然會想從事這一行,和傳統文化有關的,不過公司類別上可能會有選取,我不想做NGO。」原因是什麼?杜同學表示:「因為工作不穩定,一直都要靠資助才可以運作。而且畢竟我想參與活動策劃有關的工作,如果是初入行時做沒有開題,但這次實習讓我了解到,人事架構上可能入行好幾年都做一些與活動策劃無關的事,未會去到更深層面。」

杜同學表示,這方面的了解對於她而言是最大的得着,因為未開始實習前,她並沒有機會如此深入地了解這些行業如何運作,從而得知是否適合自己,但她經過實習後就更明確了。而這也正是我們課程希望達致的成果。

葉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