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看了一位女足球助教的專欄文章,她指摘一些少年球員不識飲水思源: 「現今不少年輕人卻失去了應有的謙卑和忠誠。離開舊會,少有感謝教練的指導,更不會感激球會的培育,甚至有些會去數舊會的不足,顛倒是非。更讓人心寒的是,當中不乏家長的影響力,連大人都是趨炎附勢、利字當頭的時候,試問孩子又怎會知道什麼是飲水思源呢?」
家長趨炎附勢 仇恨母會
球員離開有很多原因,不外乎想爭取正選、跟隨老友等等。我目睹傑志一些家長享受了幾年免費訓練,離開時不單滿臉怨氣,簡直是帶有恨意,而且把仇恨灌輸到仔女身上。球會安排或有不周之處,但人家出錢出力,年中無休,算一算,若每課200元,一周三課,每月2,400,一年就要2萬多。
傑志某少年組別的出色球員紛紛被挖,去往另一強隊,剩餘球員相當沮喪。但其中一名小朋友對父親說: 「爹哋,我知道你想我可以去一隊攞冠軍的球隊,但我不想在球隊困難的時候離開。」聽得那位爸爸「眼濕濕」,他心想若然兒子轉投強隊,定必能夠奪冠,卻想不到兒子比自己更成熟,更想不到兒子最終帶上隊長臂章。
我曾說過,現代領袖不必是樣樣皆精,又懂發號施令的大哥,而是困難時期能挺身而出。
我曾在現場觀看他們比賽,隊形甩漏,技術也一般,但前仆後繼、死纏爛打,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加倍落力,讓人感動。
足總瓜田李下的措施
除了不滿某些家長未懂管教孩子飲水思源,她筆鋒一揮也指摘球會:「球圈內有種教練,於青訓裏歇斯底里地執行『得兵得天下』,向家長說美麗的謊言,向球員送禮落藥,這是多麼可悲和荒謬的事情。不是球會選球員,而是球員選教練。青訓發展,竟為了勝利而本末倒置。」
跟着傑志的負責人伍健也發炮:「我在過去擔任足總董事時,負責足球發展的屬下委員會(subcommittee),訂下了一條規則,就是港隊青年軍教練不能由球會教練出任,以避免在選拔代表隊時私相授受和出現要入港隊就要識揀教練的情况。離任足總短短幾個月,足總又指派球會青訓教練執教港隊青年軍,即時捲入這些瓜田李下的風波。足總技術部門的安排是極度不智。」
教練制度有漏洞
球隊教練也是港隊教練,你認為會出現什麼情况?球員自然會依附教練,希望得到賞識,代表香港。某名校專以學位招攬港隊成員(試過校隊九成九是港隊成員),家長一看這路線,能不發癲?
教練有錯嗎?他沒有錯!學校有錯嗎?也沒有錯,他只是招收尖子為學校爭光。
球隊有錯嗎?他也沒有犯錯,他只是用制度的漏洞,讓家長有聯想而已,家長拚命交費送孩子上足球班希望一朝被選,當然也沒錯。
誰不想進名校?
錯在誰?當然是足總,制度不單得公正執行,還要讓人看見未執行時也公正。
這設計有利益衝突,設下一個讓人犯法的陷阱,足總的執行單位實不智也。
(封面圖片:亞新社)
原文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