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不對人

重視工作效益,是企業運作的基本要求,但達到指標並不一定代表用對了方法,有時更有僥倖的成分。如果目標結果和過程行為能兩者並重,加上主管在工作過程中適時輔導指正,當有助員工提升表現,達至相得益彰的成效。

企業管理講求公平公正,行政人員常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就是「對事不對人」,看重的是工作實質表現,而非針對處事的員工。話雖如此,一到具體管理工作就見真章。歲末之際,上司都忙於員工表現評核(Performance Assessment)的工作,既總結整年的成績表現來論功行賞,亦為來年改善提供指引,當中正正突顯如何瞄準具體工作表現的挑戰,主管不宜忽視。

傳統表現評核的重點,大多着重員工個人的性格素質,譬如勤奮刻苦、忠誠可靠,或者勇於創新、靈活應變等,是典型的對人不對事,依賴主管的眼光及主觀判斷,加上尺度寬緊不一,容易令人覺得不公。

在天秤的另一端,就是「目標為本」的評核方法,基本上只問結果,不問過程。好處是簡單明確,大大收窄爭議的空間,但毛病是容易助長團隊成王敗寇的氛圍,以及個別員工為達目標而不擇手段的歪風。

要避免過猶不及,不少先進企業都會並用員工的實際工作結果,以及過程的工作行為,作為表現評核指標,以可以量度的標準來衡量員工的成績,以求提升表現評核的水平。

以工作結果作為評核標準,就是集中員工達到什麼(What)工作成果或產出(Output)。工作結果可以多種形式衡量,包括數目、金額、百分比、時間或客戶回饋等方式,可因應工作和行業的特性來釐定。

好像面對顧客的職位,銷售工作的就瞄準銷售單數、營業額,客戶服務的就評核反應速度和滿意程度等,量化標準的好處是目標明確清晰,一方面可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另一方面亦讓員工自我監察進度。

以目標為本的評核方法容易助長團隊成王敗寇的氛圍,以及個別員工為達目標而不擇手段的歪風。(shutterstock)
以目標為本的評核方法容易助長團隊成王敗寇的氛圍,以及個別員工為達目標而不擇手段的歪風。(shutterstock)

至於以個人行為作評核的方式,則著眼於員工如何(How)達到指定的工作指標,包括在工作過程中的貢獻(Input)、行為表現及活動。簡單來說,主管會問:「員工做了什麼和説過什麼來達到指標?」這種運用行為描述(Behavioral Descriptors)的方式,好處是將個人的工作行為具體化,方便上司主管從旁觀察及矯正,員工本身要改正也較容易明白和實行。

以團隊工作為例,是表現評核中常見的一項,但往往只看重員工個人性格合群與否,容易出現對人不對事的毛病。要衡量員工表現有否體現團隊精神,只要將空泛的精神,轉化為具體的工作行為,例如在團隊工作中,是否願意服從工作的調配、承擔基本工作以外的責任,或者有否聆聽並尊重隊員的不同意見,以致主動提出本身的意見等,透過行為過程作出評核,事實勝於雄辯。

重視工作效益,是企業運作的基本要求,但達到指標並不一定代表用對了方法,有時更有僥倖的成分。如果目標結果和過程行為能兩者並重,加上主管在工作過程中適時輔導指正,當有助員工提升表現,達至相得益彰的成效。

原刊於《JMEN》,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李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