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校長的基本特質:能夠與老師互動去完成工作

校長的責任是透過不同持份者去合作完成學校工作,若能與同行者加強溝通,不斷互動,必然事半功倍。

筆者2006年9月從校長工作退下來,很幸運地可以在培訓校長的工作上有兼職參與的機會,十多年來,認識了不少校長,也從他們身上學習了很多。 有機會的時候,我會把他們優秀的特質與同工們分享。今天在此介紹兩個例子,一個是資深的校長,一個是新晉的校長,各有可以學習的地方。

質疑而非服從

在校長班工作的時候,我會邀請優秀的校長主講一些課題。作為班主任的我,一定全程旁聽,並在完結前作些分享,也邀請學生就一些關注點展開討論。

這位資深校長的講題是「學校領導」。作為旁聽的我,與學生一樣,事前並不知道講者想說的內容,其實這更增加了我旁聽的興趣。這次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説:「在校務會議裏,在討論我想推動的一項新政策,在會議過程中,若沒有多於3個教師對我的論述、理據提出質疑,希望我能說服他們的,我不會堅持推行那項建議。」乍聽之下,我很懷疑講者的論據,領導人若想推行一項工作,沒有人反對,不是更好嗎?但聽了他的解釋之後,我撇除了疑問,只剩下了「佩服」兩個字。他繼續說:「若老師完全沒有質疑,一是他們不理解工作上有機會遇上的任何困難,亦不了解校內老師們的能力負荷。二是他們只是服從權威,不敢質疑校長的決定,這樣,事情也是不會輕易成功的,我便會把建議暫時擱下,留待更好的時機。」

在深入了解後,我和學員們都更了解講者的胸襟及智慧,他的着眼點不在老師的服從,而是推行時的困難及老師們的向心力、擁有感,未經過討論,甚至爭辯的事,隨意的便決定推行,成功率很可能打了折扣。

最近看了一些介紹《逆思維》(註1)這本書的評論,我更明白上述講者希望透過科學論證,討論,探求事情真相,而非權威式去推展或盲目跟從。

若老師完全沒有質疑,一是他們不理解工作上有機會遇上的任何困難,二是他們只是服從權威。(Shutterstock)
若老師完全沒有質疑,一是他們不理解工作上有機會遇上的任何困難,二是他們只是服從權威。(Shutterstock)

遊戲式入職輔導

在學會(註2)的活動裏,每年6月都會舉辦新任校長座談會,邀請已擔任校長3年左右的新校長,向候任校長,擬任校長分享出任校長的心路歷程及心得。我今天介紹其中一位講者的分享。

她說,出任校長後,發覺每年為新老師做入職輔導都十分吃力,且效果不佳,自己及資深主任,努力為新教師講述新學年開學注意事項,無論講的怎樣努力,聽的如何入神,但開學後往往發覺新老師都有如學生背書後「水過瓦背」一樣,做起事來,失準遺漏之處頗多。經過兩年的痛苦經驗,講者說她去年開課前用了一個嶄新的入職輔導方法,為新老師服務。

她與主任們特別布置了多個課室,用開學時教師要留意及準備的事項,類分多個主題,布置了不同場景,用遊戲及計分的表達方式,由新教師個別進入不同課室去了解老師應辦事項,利用走迷宮,選對錯計分等方法,做新教師活動。教師可重覆在不同課室多做幾次遊戲式學習,以熟習開課時要處理的問題。後來發覺新老師學得開心,而效果也十分良好。

遊戲方式不但讓新教師受益,而且讓學校可以人性化地反思及更新硬繃繃的開學事務規條,與時俱進。(Shutterstock)
遊戲方式不但讓新教師受益,而且讓學校可以人性化地反思及更新硬繃繃的開學事務規條,與時俱進。(Shutterstock)

我個人覺得這位校長十分有創意,並具備包容心。她虛心去了解到新教師可能未能從台上講者講、台下聽眾聽的方法,或備忘錄的文字去了解實際環境。改用遊戲方式,加入對錯思考,計分自評的方式去學習,更符合新老師的學習心態。

這位校長在總結時說,這個方式,不但讓新教師受益,而且讓學校可以人性化地反思及更新硬繃繃的開學事務規條,與時俱進。

校長的責任是透過不同持份者去合作完成學校工作,若能與同行者加強溝通,不斷互動,必然事半功倍。

註:

  1. 《逆思維》的作者是華盛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書中告訴我們重新思考的方法與重要性。作者指出一般人在思考和談話時,會進入3種職業心態: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都希望別人支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其實有相對錯誤的風險,作者建議我們用科學家的心態,與對方一起思考、討論和驗證。(取材自平安文化出版,簡秀如譯本)
  2. 這裏說的是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及香港小學教育領導學會。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