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研討會 多角度分享成果

發展局古物古蹟辦事處於12月13日舉辦研討會,由多位來自粵港澳的專家發表專題演講,分享由考古、文物保育、修復、營造與藝術等多角度,對嶺南傳統建築研究的成果。

由發展局、國家文物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攜手策劃的「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現正舉行,為配合展覽,發展局古物古蹟辦事處於12月13日舉辦研討會,由多位來自粵港澳的專家發表專題演講,分享由考古、文物保育、修復、營造與藝術等多角度,對嶺南傳統建築研究的成果。

宋元時期嶺南與中原建築文化基本合流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副教授鄒興華在研討會上表示,從考古角度看,中國新石器時代前期的建築,分為南北兩個大系,北方以半地穴式建築為主,南方以干欄式建築為主,嶺南一直盛行干欄式建築。目前嶺南最早的建築遺跡,發現於廣西南寧頂螄山河旁貝丘遺址,發現柱洞22個。

多年來在香港發掘的史前沙丘遺址,如屯門湧浪和掃管笏、西貢沙下、元朗下白泥等,都曾發現不少柱洞。近年,在流浮山輞井圍宋明建築遺址及九龍灣聖山宋元聚落的考古發掘,出土的構件及遺跡與大灣區內宋元建築遺存相同,亦與中原建築的布局和物料相似,說明到宋元時期,嶺南與中原建築文化已基本合流。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副教授鄒興華從考古角度解釋嶺南建築的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副教授鄒興華從考古角度解釋嶺南建築的發展。

天人合一︰元朗坳頭潘屋 / 荃灣三棟屋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榮譽教授龍炳頤及中國科學院竺可楨科學史講席教授馮錦榮則表示,大木匠師通過杖竿/篙尺、魯班尺、木尺等工具,運用分金納甲、吉星壓白、瓦壟制、宮步法、過白法等控制建築的尺度與比例,營造出「天人合一」的民間住宅。建築尺度擇吉表面上是驅兇避害,實質是匠師追求天、地、人和諧共存的美學營造思想。香港不少民居的設計是基於正方形網陣,同時運用三二比的尺度模數,例如元朗坳頭潘屋及荃灣三棟屋,均呈現出「天人合一」的建築哲學理念。

掌墨師口訣助技藝完整保存

國家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吳國智提到,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營建設計由「掌墨師」主持,掌墨師所遵循的法則,便是營造口訣。口訣均不同程度用晦澀語言加密,令口訣只流傳於門派內部,師父以口述方式傳藝,而正因為這種師承方式,建築營造技藝才能完整保存至今。

國家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吳國智提到,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營建設計由「掌墨師」主持,掌墨師所遵循的法則,便是營造口訣。
國家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吳國智提到,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營建設計由「掌墨師」主持,掌墨師所遵循的法則,便是營造口訣。

澳門支援保育文物建築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文化遺產廳文化遺產保護處處長何卓鋒,介紹了澳門的保育工作,對於澳門歷史城區22項文物建築,及屬於「紀念物」的對外開放宗教場所,當局會主動支援;其他則會給予個案支援,例如提供外觀保養支援。

百年歷史金漆木雕「番禺神樓」,首次亮相香港「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
百年歷史金漆木雕「番禺神樓」,首次亮相香港「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

「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6月2日(日)

地點:香港文物探知館專題展覽廳及庭院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三、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逢星期四休息(公眾假期除外)

費用: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