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香港只得幾份日報,對今日青年來說,他們會難以想像60、70年代的香港,會有近20、30份報紙在市面暢銷。更難以想的像報紙上刊載着大大小小的連載小說。
報章流行刊載小說的當日
當日的報章,頭版多刊港聞,後來才漸漸多刊國際新聞。而令報章廣為銷路的,主要靠報章的副刊。副刊有雜文、奇聞怪談、漫畫,小說。而小說又五花八門,有愛情小說,章回小說、武俠小說、偵探小說,科幻小說,江湖小說、社會奇情小說,甚而有尺度不同的色情小說。當時產生一大批賴以謀生的小說作家。後來梁羽生和金庸的新派武俠小說出現,大受歡迎,幾乎每份報章都有武俠小說。一些報章副刊更獨沽一味,全都是武俠小說。
因為那個時代,電視尚未流行,大眾的精神娛樂靠報章,一般市民便以小說作為精神食糧。記得當時最流行的還是愛情小說,隨之是武俠小說和科幻小說及夜談類鬼故事,小量社會奇情小說還佔一點篇幅。80年代末,筆者已在《明報》任職。除了幾篇專欄連載小說外,副刊每天刊出一篇由不同作家撰寫的短篇小說,還有500、600字的極短篇。踏入90年代,有一天,報章副刊小說全部下架。筆者甚感奇怪,便問相關同事。他說,據讀者調查,現在沒有人看小說了,也沒有耐性看長文,專欄也要變得短而精了。後來,有些作家鼓吹同道寫嚴肅文學小說以救亡。不久,一位名作家在一個講座上宣布小說已死亡。小說真的毫無價值嗎?
中國小說成熟既晚 不受重視
小說一詞,古已有之。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途)說者之所造也。」稗是小的意思、稗官是小官。小說指專採納給官府的民間風俗、社會狀況的小事,不受重視理所當然。唐代以前,除了簡單寓言外,可說無動人篇章。後來唐代讀書人為了考功名,吸引當道主考者注意,悉心創作,才出現華采燦然的唐代傳奇,但亦只是譽滿士人世界而已。
小說到了民國初年,才真正走入大眾市民的視野。1919年「五四」文學運動,受歐洲文學影響,小說被推崇至文學殿堂。梁啟超更認為小說可移風俗、開導民心。寫了著名的〈論小說與群治關係〉,從社會、人生、政治等各方面探討小說的重要。他認為好的小說,對社會人心的影響,遠勝四書五經的教訓。又認為「小說為文學之最上乘」,將小說推崇至史無前例之地位。
文學運動 奠定小說地位
民國初年五四運動和文學革命後,時下作家大量翻譯外國文學作品:包括英美俄國、日本、德國、挪威、印度等等著述,國人得以閱讀雨果、羅曼羅蘭、托爾斯泰、芥川龍之介、莎士比亞、歌德,易卜生、泰戈爾等外國名家的著作,市民因而吸收大量外國文學而得到滋養, 1919至1920年中,出現白話文報刊多達400多種。社會上文學社團湧現,見到不少語體文小說作家和翻譯小說。
斯時陳獨秀寫〈文學革命論〉也闡述小說的功用和價值,其後蔣瑞藻著《小說考證》、魯迅撰《中國小說史略》都能鼓舞人心。學者如胡適、鄭振鐸、孫楷第等人對小說或精心整理,或詳密考證,再大量搜藏。風氣一開,中國文士輕視小說的態度,可說完全肅清了。
優秀小說對社會貢獻極大
對於小說,孔子說「雖小道,必有可觀焉」。紀盷說「廣見聞,資考證」的話,便是說小說可以拓展視野。小說既屬稗史,則皇皇大典所不載,可知內有更多人生縮影。一個人終其一生,所經歷時間和空間有限,多讀小說可從不同角度增加識見,了解世故人情、明白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微妙,了解社會矛盾與人心欲望。
其實小說所述,都是人類生活的痕跡,即使有荒誕的故事,亦不脫離人生喜怒哀樂、得失窮通的描寫。優秀的小說,往往含有人生哲理,不過並非當頭棒喝的規則戒條,而是由讀者自行領悟其中的哲理。優秀小說所具備的啟迪作用,前人其實早已注意到;小說能擴闊讀者的人生體驗,拓展視野和抒洩感情。小說帶來的學識,和感悟人生的際遇,是自然科學、工程世界和金融財經領域的經驗,不能賦予我們的。所以我們應重視小說,追求美好小說所蘊藏的學問。
小說失去地位原因 需浴火重生
小說既然有這樣積極的作用,又何以日漸萎縮,甚而使人不聞不問呢?原因也複雜,其一是時代進步,社會精神享樂多元化,生活節奏繁雜而急促,讀者愛看聲影並茂的電視和手機,沒有耐心去追讀小說。其二是精采的小說愈來愈少,優秀作品少而不能帶來動人追讀的元素。缺乏精采小說原因是創作者日稀,好作品便罕有。小說作者愈來愈少是缺乏創作舞台,寫了小說很難找到發表的地方,磨練出好作品更難。這樣作家對創作小說便興趣索然,可見這是互為因果影響的複雜現象。
另有原因是文化界沒有推崇小說,甚而教育界大都缺乏推介和鼓勵學子閱讀小說。小說只是一個概詞,古今中外四個領域都有偉大作品,即使今日優秀小說難尋,古代、近代、和外國佳作仍然不少,長篇和短篇都有。名著有《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等。近人如白先勇、張愛玲也有很好的著述。值得讀的外國作品也不少,如西方的《基度山恩仇記》、《浮士德與魔鬼》等等;日本芥川龍之介許多短篇都十分精彩,松本清張的推理小說都很不錯。這些都是隨口說來,優秀的小說還有更多更多。社會未能造成閱讀的風氣,又是誰之過?
藉小說得到深思的感悟和啟發
今日社會重視科技的發展,培養閱讀小說與學習並不相悖相違,甚而可以互補長短。社會上只要有電視電影的存在,小說並不會死亡。因為許多電影電視的創作仍依賴小說及小說家的貢獻。君不見人說「劇本是電影的靈魂」,而劇本又多取材或改編自成功的小說。
今日小說需要浴火重生,使社會大眾在享受閱讀的樂趣時,對人生有更深思的感悟和啟發。
2023年12月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