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的傳承

現在有些校長打算提早交棒,但沒有太多人願意接棒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
十月初有五個教育團體公布了一個有關校長的調查;他們在五月初成功以問卷訪問了160多間小學480名校長、副校長和主任,發現約有七成的校長將於十年內退休,所謂的「退休潮」,有些校長更感到壓力太大,有意提早退休。但超過半數的副校長表示無意晉升正校長之職,故預計會出現青黃不接和斷層的情況。
 

一校之長 疲於奔命

 
一般而言,副校長接任校長是個最合理的安排和發展,對學校亦最有利,但校長的職責愈來愈多,愈來愈重,確實會令許多副校長或中層主任卻步,不打算更上一層樓。有大辦學團體為了更積極部署校長的接班,特意為副校長舉辦「校長培訓課程」,但很可惜,課程完結後,竟只有一成的副校長願意升任,結果令人更加憂慮。
 
為了提升資深的教育工作者當校長的意欲,有團體建議提高小學校長的薪酬待遇,並希望能改善學校領導的工作環境。不過,筆者都認為薪酬並不是關鍵所在,工作量和壓力才是最主要要考慮的因素。當然做一校之長會有很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但現時校長要兼顧和處理的事務實在太多,往往令人疲於奔命。
 

校長早已脫離前綫

 
筆者試舉一個例子,從前校長主要只是負責校內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事管理、設施管理及日常事務,每年最主要的工作是聘請新老師和編訂各老師的教擔和行政工作,最後編妥了各級各老師的時間表便算完成了最重要的工作。但近年已要參與課程管理及教學管理等工作。當然學與教是學校的核心工作,校長的參與是合情合理的,但畢竟校長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不在教育的前綫教學,對於學與教都會變得生疏,更何況一所學校的學科眾多,各級各科加起來都是大量的工作,校長要領導教學,殊不容易。
 
校長若要取得一些前綫經驗就要兼教一些班別,可是校長有時有突發性的事情要處理,未必能按時上課,最後也要請同事代課,反而會製造老師和同學不少麻煩,但校長缺乏前線的教學經驗便缺乏說服力,評課和觀課的建議也會大打折扣。
 

增加領導層厚度

 
幸好,教育學院都有舉辦一些有關如何評課的課程給校長報讀,加強校長的觀課能力。當然,這些課程只會是一些基本原則,校長要深入了解每一科,都需要許多時間的鑽研。事實上校長也不能科科皆精,樣樣皆能,只能盡量擴闊自己的已有知識和經驗,不斷學習,積極參與。
 
現在有些校長打算提早交棒,但沒有太多人願意接棒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如何在學校分工合作,讓多些人能分擔校長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近年,教育領導的理論都大力提倡分布式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讓更多人去分擔領導的工作,去完成複雜的任務,不單只將壓力全集中在校長身上,其中一個辦法也許是多設立副校長和助理校長的職位,增加領導層的厚度。增強領導階層的團隊是一條比較合理的出路。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