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劣天氣在今年9月及10月接連發生,對社會造成的破壞不容忽視,也引起了社會就各種惡劣天氣下的安排進行各種的討論。筆者在院校碰着要任教活動設計的課堂,也和學生討論到惡劣天氣當中的一些思考。問及學生對市民未能在9號訊號回家的看法,學生議論紛紛,也闡述了很多從網絡平台看到的市民看法。
環境安全了,危機意識下降了,理所當然了?
掛上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已代表着風勢不弱。學校停課、辦公室停工、交通也要停運或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目的是讓到市民留在安全地方,減少走動所帶來的危險。
過去需要在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工作的,普遍是為市民提供必要應急服務的工作人員,這些行業已建立良好的職工上下班協調機制,盡量減少員工在惡劣天氣下的不便和危險。現代基建、科技和社區規劃大有進步,環境安全多了。學生更說,由屯門到學校或上班地方也是只會經過商場、月台和天橋,怎會有危險?這種安全感漸漸令到8號信號下的消費娛樂場所及食肆等服務業仍然興旺,更有市民已經習以為常,甚至理所當然地認為港鐵應該在這個情況下提供服務。
最後,天文台掛上9號訊號,港鐵基於安全把路面路線停下。室外逛街的市民回不到家,筆者甚難理解,為何網絡很多聲音認為錯在天文台和港鐵。筆者認為我們需要深思,是否我們的安全意識低了?是否我們少了從社會整體大局考慮了,彷彿身邊的總是應該要為我們做到有求必應?
筆者讓學生藉事件討論需要和想要的分別,把事件的問題重新定義。學生在網絡平台的輿論中有了另一種看法,學生不再只認為問題在於港鐵及天文台,也要關注市民對於惡劣天氣的安全意識。
機場旅客的需要
然而,9號訊號停運,亦有大批旅行滯留機場。學生和筆者也認為是不理想的,旅客來到香港需要住宿和停留的地方確是一種需要。筆者欣賞行政長官李家超要求運輸及物流局與港鐵、機場管理局及運輸業界,研究如何改善在惡劣天氣下疏導乘客的安排。作為有作為的領導,這展現着一種積極、務實及為未來綢繆的態度。
至於港鐵能否在9號訊號下運作,筆者認為應該一個屬於專業安全的考慮,應該教育學生多相信專業體制,讓他們研究及判斷。
惡劣天氣是很好的教育課題
筆者認為惡劣天氣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課題,當中涉及各種不同的價值,不同的抉擇判斷。借助惡劣天氣這個題目給予學生一些情景遊戲, 讓他們代入不同的持份者,思考每一個人的需要、感受和限制。學生更能夠從現實中務實思考、理解到權利和義務的關係,也更理解到如何避免把個人的利益凌駕他人福祉之上。
今次9月的惡劣天氣也為到一些學校帶來不少破壞。筆者認為讓較為年長的學生知道學校是怎樣預備、應對和處理惡劣天氣後的破壞,可以更有效促進學生視學校作一個家,更能夠訓練他們一個現實的處事觀,也讓到他們借鑒如何為未來綢繆及應對未知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