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欣賞了內地製作的動畫《長安三萬里》,這電影在內地大熱,票房達17億元人民幣。內容借詩人高適和李白的生平,講述唐代由盛至衰,經歷安史之亂的歷史,片中並唸誦了數十首唐詩,3小時的電影,如同上了一節濃縮版的唐代文學和歷史課,也是國民教育的上佳教材,是一齣十分值得推薦的好電影,但全院只有20多位觀眾……」這是一位資深校長傳給我的訊息。
一部富有文化與民族情感的電影
近日,筆者被動或主動接觸,曾看過這齣電影的,都會發出類似的分享,可見該電影用心、用力、用情製作,特別對於關心青少年成長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確實產生強烈的共鳴感,共鳴的是這是一齣甚有感染力的、富有文化與民族情感的電影,對青少年國民教育的推動甚有裨益。
這幾年,學校及社會各界普遍對國民教育的大課題都加深關切,且有各類不同的活動開展。但如何以學生認知為本,以靈活的、富有趣味的、能深入淺出的,與生活結合,並富有想像與創意,卻又不偏離基本事實的抓緊時機契入,讓年輕人放開懷抱接受,肯觀看又願意思考,最後有感而記入腦的,對國家的歷史與文化產生興趣,看完唐代再追宋元明清的歷史,從而走上國民教育的「成功」過程,卻殊不容易。
評級應修改
無疑,《長安三萬里》是可用作認識歷史與文化的上佳活教材,但電檢處以刻板的評級制,將這齣電影評為IIA級,即兒童不宜,對於小學生而言,實在是錯失認知國史、國學、國情乃至國安的好機會,實感可惜。這對推廣《長安三萬里》是有窒礙的,但辦法總比困難多,首先,全社會對此類難得的優質電影,要加以正視。教育局、民青局、文體旅局應先加大力度,乃至撥出資源,鼓勵老師、家長、高中學生及社會人士「看戲」。從教育大格局看,受惠多一個就得一個。
再來的是,可否考慮就IIA評級進行法理情的上訴?假若成功,小學生最是有福了。筆者想,這也是看過這齣電影的大部分教育同工心底話。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