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個過程

其實,中小學的學習,都是一個過程,其目的不是匯聚性地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更遑論考試成績),而是開放性地為將來的人生打開一道大門。

學習是一個過程。我們平常說學習,往往注意的是學習的內容,例如課程,往往講的是課程大綱;課程也有更廣義的闡述──學習經歷,基本上還是關於「學些什麼」。又或者注意的是學習的結果,例如測評、考試,也就是關於是否達標、是否及格、分數與成績。

上面提到的學習經歷,已經隱含學習的過程──經歷。這又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學習是如何發生的?本欄過去介紹的學習科學,就是以腦科學為支撐,探索人類的學習過程;其中,人的經歷、人的活動,決定着人腦的發展。另一層是把整個學習看成是一個過程,也就是不限於學習的內容與結果,而把學習看成是一個沒有終結的過程。

假如把學習看成是一個過程,就會有許多衍生出來的概念。第一、正規教育,「讀書」只是人生學習的初始階段,而不是學習的終結。第二、這也是為什麼世紀初內地和香港的課程改革,都以「學會學習」作為主旨。學會學習,是為了以後終生的需要,就像學會走路、學會說話一樣。第三、以往把學校以外的學習,稱為「非正規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正規」與「非正規」的分界,其實是人為的,只不過是人類學習的連續。第四、即使在「讀書」(schooling)階段,青年、少年、幼年的學習,其實遠遠超過學校教育的範圍,只不過不經考試不被承認而已。

學習過程:如何測評?

把學習看成是過程,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一個方面,即使在正規的教育──學校──裏面,近年逐漸成為趨勢的情意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也就是有關態度、情感、道德、操守的學習,人們往往為其學習成果的測評而頭痛。筆者認為,令人頭痛的,不是如何測評,而是測評的整個概念,不適用於情意學習。首先,情意學習是一種「軟性」的學習,是在環境的熏陶下,潛移默化的學習;也就是有非常複雜多元的輸入,又經過非常複雜多元的人腦,促使人在情意各個方面,產生複雜多元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很難用任何量化的工具測量。傳統的心理問卷,找來的往往是「正確」或者「理想」、「願望」的答案,而無法測量學生的情意變化。又或者用案例測試學生的是非態度,也只能是學生認為「應該」的答案。

其次,除非經過真實事件的考驗,否則難以判斷是否真的有變化。比如說,學生經歷了許多有關「誠實」的學習,真正的考驗卻在於是否抵得住「撒謊」的引誘。Ko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更是認為在「義」與「法」之間,例如是否應為救命而偷竊,其道德標準是會階段性地發展的。近日看美國新聞,人們往往在「政治正確」與「言論自由」之間掙扎。這些都令到「常理」之中的「情意」,受到衝擊。實際上,人的道德倫理標準,是會隨着社會的變化、人的經歷而不斷改變的。只有少數的方面,還會有歷久不衰的標準。而表面看來恒常的標準,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也會有不同的闡釋。

學習成果:蘊藏終身

但這又不等於說:情意學習是看不到成果的。簡單的成果,表現在學生的實際行動。有學生經過深刻的「感恩」學習,學生參加任何講座,都會主動往前向講者遞出感謝卡。有學生經過學習,回家對母親態度驟變,開始積極做家務。有學生因為學業不逮而轉校,在新的正向氛圍之下重新振作,重獲新生。有學生因為某次的社區服務,立志要為社會做出貢獻。有培訓學生理財知識的,數周後果然學生有了儲蓄的習慣。這些都是可以從學生的變化看到學習的成效。即使這樣,還只是情意學習收穫的鳳毛麟角。因為在學時期的學習,是一個短暫的過程;但其真正的影響,卻會在未來的一生中煥發出來。

最近,有些推行情意學習的機構,苦於無法找到量化工具式的評估,因而難以向資助機構交代。筆者的提議,可以拿出學生表現其變化的案例,舉一反三,也就是講成功的故事。而這些案例、這些故事。學校的老師看在眼裏,非常清楚。其實,人對於人的感覺,是非常複雜的,但卻是有效的。希望資助機構能夠明白這一點,也希望教育當局的當政者,能夠明白這一點。

主張量化評估的,往往認為這些案例與故事,是經過敍述者的主觀加工,因而不可靠,學術上叫做沒有「信度」(reliability),很嚇人。其實,任何量化的工具,例如問卷,又何嘗不是根據主觀的框架,提出主觀的問題。這裏不打算作任何學術上的辯論,不過筆者這個觀點在學術上很有代表性。總是覺得,教育工作者應該有自信,相信自己的觀察。而不是靠簡單化的低等評估來衡量自己工作的成果。

其實,這個道理,也適用於幾乎所有課程的領域。筆者曾經教過中學物理。物理試卷答得好的,成績高的,就真正懂得所學的物理?歷史,考試成績高的,就真的可以入門?中文,考試答對了許多語文知識,就能寫好文章?其實,中小學的學習,都是一個過程,其目的不是匯聚性地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更遑論考試成績),而是開放性地為將來的人生打開一道大門。

學習不斷:身心健康!

第二個方面,學習是人的本性,無所不在。中性地說,人腦是不會停止活動的,除非死亡。我們看到嬰兒的學習是驚人的,非常迅速地學會人生需要的基本知識,學會生存的基本活動。到了「讀書」階段,我們只看到學校裏的學習,其他都彷彿可有可無;香港的學校課外活動很多,近年也有愈來愈多的校外活動,甚至海外活動;但是學生腦子裏的的學習,遠遠超過這些。進入社會、建立家庭、養兒育女……其實都在不斷學習,腦子從來沒有停下來;並非參加了什麼培訓,多拿一個學位,才算學習。

退休了,不管是開闢第二事業、培養新的興趣、繼續追尋舊夢,甚至自以為投閒置散、無所事事,其實腦子都沒有停下來。也可以說在不斷學習,不斷在建構新的或者是加固舊的知識。也許肢體動作慢下來了,腦子還在活動。腦子停不下來,並不一定就是正面的學習,也可以說負面的學習。就老年的銀髮一族,君不見有些愈來愈隨和,有些愈來愈固執;有些愈來愈多的包容,有些愈來愈多的猜疑;不一而足。

積極地看,學習的無所不在,也是人生的無數契機。有不懂的,是學習的好機會。有看不慣的,更是學習的好機會,因為那是更新自己知識的好機會。遇到困難、遇到挑戰,假如就想:「學習機會來了!」就不會愁眉苦臉,束手待敗。有些事情一下想不通的,腦子轉一下:「這不也是學習的好機會嗎?」遇到意見不合的,也可以想一想:「對方的道理在哪裏?真要尋根問柢學習一下。」就不會有氣。有一次在內地一個家長會,家長訴說孩子開始有了不好的習慣,筆者的回應,可以想:「這正是孩子學習的機會來了!」

不斷懷着學習的心態,也許是身心健康的良藥!終身學習,其意義也許就在此。辦公室裏有一幅阿蟲贈予的漫畫,寫着:「欲求青春藥,最好是童心!」童心者,學習之心也!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