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解密:罌(甖)、罃(aŋ55)

這就是單從「瓶」(盛水、酒之器皿)一義(即撇除「頸」之長短及「備火」此一作用而言)的角度看,二字可謂同義。二字既同音,又大致同義,所以容易混淆。

罌(甖)、罃(aŋ55)

粵語有「沙缶(煲)aŋ 55鎗(鐺)」一語,用來概括一切「煮食器皿」。當中的「aŋ 55」當作「罌」,而「罌」亦作「甖」(《漢語大字典》「甖」條︰「同『罌』。」)。孔仲南《廣東俗語考‧釋器》「罌」條︰「『罌』讀若『厄』平聲。《說文》︰『缶也。』》廣雅》︰『瓶也。』」可惜孔氏未言字音之根據。另外,若以「罌」的同音字「罃」充作「沙缶aŋ 55鎗(鐺)」之「aŋ 55」,實在亦未嘗不可(《現代漢語詞典》即視「罌」、「罃」為同一字──其「罌」條云︰「<書>小口大肚的瓶子。」又「罃」條云︰「<書>同『罌』。」);所以筆者在此也為「aŋ 55」多說幾句。

(粵語詞彙研究所:缶) 

「罌」、「罃」二字均在《廣韻》‧耕韻‧烏莖切。同一切語下有「鶯」字,即二字可均讀「ɐŋ55」(何文匯、朱國藩的《粵音正讀字彙》正音「罌」、「罃」二字為「ɐŋ55」。香港語言學學會的《粵語拼音字表》則音「罌」為「aŋ 55」,而音「罃」為「ɐŋ55」,即該書認為,此二字並不同音),但「ɐ」與「a」常互轉,所以兩字實均可讀「aŋ 55」,何況「耕韻」的「耕」字本來就讀「gaŋ 55」,而同一韻中的「爭」字,同樣有二音──讀書音「dzɐŋ 55」,語音則為「dzaŋ 55」。

西漢 史游《急就篇》「甑瓽甂甌瓨甖盧」一句唐 顏師古《注》云︰ 「甖,甀之大腹者也。」南宋 王應麟的《補注》云︰「『韓信以木罌缶度軍。』注︰『瓶之大腹小口者。』(黃氏案︰此引文出自《漢書‧韓彭英盧吳傳》而注則為顏師古之注文)韓文公詩︰『瓬大缾甖小,所任自有宜。』」又西漢 揚雄《方言》卷五︰「   ……瓮(黃氏案︰「瓮」即「甕」)……甖也。」又《說文》缶部「罌」︰「缶也。」而「罃」的意思,《說文》的解釋則是「備火長頸缾也」。可見「罌」、「罃」二字本來意思略異(這大概就是《粵語拼音字表》用「ɐŋ55」、「aŋ 55」二音分別二字的原因)。然而《廣雅‧釋器》云︰「   ……罌……罃……瓶也。」這就是單從「瓶」(盛水、酒之器皿)一義(即撇除「頸」之長短及「備火」此一作用而言)的角度看,二字可謂同義。二字既同音,又大致同義,所以容易混淆。

唐 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七十六釋《阿育王經》第三卷「千罃」條(之「罃」字)云︰「戹衡反。《字書》云︰『長頸瓶也。』……經作『罌』,俗字也。」可見在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的《阿育王經》裏,「罌」已可代「罃」,亦足證當時二字已相混。

《漢語大字典》「罃」條︰「2.同『罌』。古代瓶一類容器。《字彙》‧缶部︰『罃,與罌同。』唐 柳宗元《瓶賦》︰『鴟夷蒙鴻,罍罃相追。』韓醇注︰『罃,缶也。……罃字本當作罌。』」《阿育王經》以「罌」代「罃」;《瓶賦》則以「罃」代「罌」。

唐 陸德明《經典釋文‧爾雅音義‧釋器》「甖」條︰「乙耕反。字亦作『罃』。」(黃氏案︰《爾雅》原文並無「甖」字,但晉 郭璞的注文則有之;陸德明即就郭《注》中的「甖」字作相關的音義。)

《廣韻》‧耕韻‧烏莖切「甖」條︰「瓦器。」又同一小韻有「罌」字,釋曰︰「上同」(黃氏案︰意謂與上一字「甖」同),又有「罃」字,釋云︰「《說文》曰︰『備火長項瓶也。』」

元 熊忠《古今韻會舉要》(簡稱《韻會》)‧庚韻‧幺莖切「罌」條︰「……《說文》︰『缶也。』《集韻》或作『甖』、『甇』。《增韻》亦作『罃』。又備火長項瓶也。舊韻『罌』、『罃』字各出,今附。」由此可知,就韻書而言,最早明言二字(局部)相同者係南宋時期毛晃、毛居正父子之《增修互注禮部韻略》。該書耕韻「罌」條云︰「於耕切。瓦器。亦作『甖』。」其下一字為「罃」,釋云︰「同上。一曰備火長頸瓶。」

(粵語詞彙研究所:盧)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