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文化的人不會快活

詩詞和音樂最能觸動人心,也最能安撫人心,比如說,「向晚意不適」時,如果沒有古原可登,最佳的排遣方式,便是找出一本喜歡的中文書來看,你所經過的失落,古人都經歷過,而他描述的比你還深,看了有知音的感覺。

初看到這本《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時,心中有點反感,這位作者的口氣未免太大一點了吧?100多年來,心理學家不知做了多少記憶的研究,都沒有找到什麼讀一遍就能記得的訣竅,他怎麼就敢打包票了呢?

原想不讀,但是教書教久的人有個職業病,就是看到有字的東西還是會拿起來看,一看之後,不得不承認,作者的確有二把刷子,他懂得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把詩中相關的故事串起來,相互印證,因為重複看到同一句子用在不同的地方,這就增加了記憶力。尤其作者比較不同的詩人,用不同的文字,描述相同的場景,各人的功力立見高下,這種打擂台的寫作方式,使人不知不覺就看完了它。看的時候,還產生「慢慢看,不然一下子看完了,等會沒東西看了」的感覺。好像吃到喜歡的菜,告訴自己要細細品嘗,別辜負了廚師的精湛工藝。

常常一首詩、一曲小時候唱的歌,會觸動到靈魂深處的那根弦,它所引起的共嗚,恐怕還沒有哪一個東西有此威力。(Shutterstock)
常常一首詩、一曲小時候唱的歌,會觸動到靈魂深處的那根弦,它所引起的共嗚,恐怕還沒有哪一個東西有此威力。(Shutterstock)

詩詞是中國文化精髓 會觸動靈魂深處的那根弦

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也是維繫中華民族命脈最強韌的一根繩子,常常一首詩、一曲小時候唱的歌,會觸動到靈魂深處的那根弦,它所引起的共嗚,恐怕還沒有哪一個東西有此威力,說「詩是靈魂的故鄉」一點也沒錯。

1970的春節,物理系某教授請我們這些無家可歸的留學生,去他家過年。一開始大家聊天嗑瓜子情緒還好,不知誰放起了斯義桂唱的「蘇武牧羊」唱片,一剎時,全體安靜下來,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油然而生,大家都想家了,而且就如白居易《琵琶行》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來美愈久的留學生,流的淚愈多。

詩詞和音樂最能觸動人心,也最能安撫人心,比如說,「向晚意不適」時,如果沒有古原可登,最佳的排遣方式,便是找出一本喜歡的中文書來看,你所經過的失落,古人都經歷過,而他描述的比你還深,看了有知音的感覺。人有知音便不寂寞了。

有位在美國工作了30年的學生告訴我,工作疲憊之餘,最能安慰他的是小時候背的詩。他說下班時,看到落日,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心情就輕了許多;白天在辦公室的種種不快,想到左宗棠的「不遭人嫉是庸才」心情就舒解一些;和妻子吵架,心煩時去外面走,想起「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拋開了。

最近神經學的研究發現,童年經驗會深入到DNA的層次,他問:這童年的經驗,包括小時候背的詩詞嗎?(Shutterstock)
最近神經學的研究發現,童年經驗會深入到DNA的層次,他問:這童年的經驗,包括小時候背的詩詞嗎?(Shutterstock)

已潛移默化到我們的基因中 政治外力去不掉了

他曾在一封信中告訴我,有些心靈深處的感受,他說不出來,但是看到「人兒依着孤燈,榔兒敲着三更」,就仿佛看到母親倚門等他補習回來的景象。他說夜深人靜時,最能安慰他的,還是腦海裏的一些中國老東西。最近神經學的研究發現,童年經驗會深入到DNA的層次,他問:這童年的經驗,包括小時候背的詩詞嗎?

是的,文化是年老後靈魂的故鄉,因為那是我們的根,我們在這個文化中長大,我們的思想觀念、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我們生長的環境,其中包括小時候讀的詩歌,它已潛移默化到我們的基因中,政治的外力去不掉了。

沒有文化的人不會快活,因為他沒有民族認同、沒有根。沒有根的人,至少在精神上是死的,物資再豐富的生活也是空虛。詩詞古文要教,要讀,不可廢去,因為那是一個人靈魂最後的歸依。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洪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