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新士大夫企業家精神

沒有一個體制是完美無瑕的,關鍵是它的最底層邏輯和建構的合理性,以及它的自我修復能力有多強。中國的發展模式具備不同的工具資源和系統,讓它更能有效應付和解決問題,減少經濟與社會所受到的波動。

承接上文:〈中國發展模式有何文化淵源?如何制定避免走上極端的企業戰略?〉

在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士大夫階層均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士大夫階層所指的是官場有職位的人,亦指一些有聲望的知識份子。這種濟世安民的思想從個人逐漸引伸至小集體以及大集體,代表中國士大夫們不單考慮個人和家庭,亦會考慮國家以及天下。這是一種立體的思維,同時包容了個人與集體。

當然,儒家思想亦受到不少歷史學家詬病。他們認為儒家思想令中國沒法發展現代科學和科技,在18至19世紀中落後於歐洲。在「大分流」,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中亦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討論,相對西方,中國(和印度)落後了。不過,透過這段歷史的衝擊,中國的知識份子依然憑着原有的「士大夫精神」,不斷探索如何革新中國。他們最多參考的資訊便是西方的思想和歷史,特別是在宗教改革、啟蒙時代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事蹟。

縱然儒家有它的核心理念,但它卻沒有排他性,它可以包容其他思想。可以說,士大夫精神不是代表過時的思想,它有它的傳統的一面,但同時亦有它現代的另一面。

士大夫精神現代的一面

今天,我們依然在許多中國人的身上看到了士大夫精神,不過是以一種「新士大夫」的形式出現的。他們中不只是政府官員,還有不少企業家。2012年出版,陳海先生所著的《九二派:「新士大夫」企業家的商道與理想》一書,回顧了一批被稱為「九二派」的企業家的成長,回溯他們在1992年前後的生活情境。

1992年是特殊的一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講話」,中國共產黨的十四大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寫入黨的綱領,加速中國市場經濟的改革。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創造出一個令世界驚歎的經濟奇跡,亦造就了一批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抱負的企業家下海拼搏,而當中有不少企業家今日已經為人所熟悉,他們被統稱為「九二派」。

中國的傳統教育秉承精英治國和「學而優則仕」。但自1992年,大批政府官員、知識份子等社會精英逐漸脫離體制,希望從市場中尋找新機會。

傳統上,士大夫階層所指的是官場有職位的人,亦指一些有聲望的知識份子。書中提到的「新士大夫」指的是曾經在體制內工作的知識份子或官僚,在脫離體制後,處於改革開放的經濟環境下又成長為有相當成就的人物。歷史上,中國的人才配置是單軌制的,通過科舉等形式吸納人才,並進入政府工作。而隨着「新士大夫」的誕生,人才配置出現了雙軌,有更多具備企業家才能和領導力的人才進入工商界,促成社會更迅速的經濟發展。

正如作者在書中指出,企業家人才在政府和工商業之間的配置情況,是觀察一個經濟體系最重要的視角。

這種集體意識構成了今天中國大規模組織力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後這方面更加強化和制度化,讓今天的中國在調動大量資源時行之有效。當然,透過更現代化的組織方法和科技的融合,今天的中國在大規模組織方面變得更上一層。

習近平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可追溯到中國2000多年前的周朝。圖示習近平出席2023年金磚國家元首峰會。(亞新社)
習近平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可追溯到中國2000多年前的周朝。圖示習近平出席2023年金磚國家元首峰會。(亞新社)

天下理念 超越民族國家思維

習近平主席所提倡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可追溯到中國2000多年前的周朝,當時的中國人認為理想世界為「天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趙汀陽教授在這方面有許多研究。他指出:「天下概念意味着一個使世界成為政治主體的世界體系,一個以世界為整體政治單位的共在秩序。從天下去理解世界,就是以整個世界作為思考單位去分析問題,從而超越現代的民族國家思維方式。天下體系是基於存在論而與價值觀無關的世界,是以共在存在論為基礎的世界體系。」當然,「天下」只是一種理想或者理念,但這種想法卻是中華文明的核心之一。

202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宣告「中國式現代化」將作為重要發展理念,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它包含了「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和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們可以看出內容中的五大核心理念不少源自於中國的傳統歷史文化和文明的主張,但亦包括一些現代的新理念。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即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中國人自古已經知道必須要與自然和諧地共存。到明代王陽明(大約15世紀初期)總結了「天人合一」,充分代表了中國人對人和大自然共存的深刻理念。這個理念與今天西方世界經常講的「持續發展」不謀而合。

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文明,不代表中國人已經知道了世界上所有問題的答案,肯定不是。但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遇上過無數不同的經歷,有好的,有壞的;有成功的,亦有失敗的;有統一時,亦有分裂。這過程豐富了中國人的集體回憶和經驗。在國家分裂時,各種勢力相互競爭,戰略思想特別重要,而且往往要求立體的戰略考慮。在國家統一時,如何在一個廣袤的國土上建立有效的管治機制,讓有賢能的人士能夠服務社會,自然需要強大的組織能力和管治體系。

在5000年歷史長河和廣闊的國土上,軍事衝突屢次出現,在所難免,而統治權亦會轉手。但中國的文化和文明卻沒有中斷過,而且往往原來主流的文化可以將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豐富了原本的文化和文明。這一方面強化着中華民族的自信,另一方面亦表明中國不會懼怕接受新的事物。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遇上過無數不同的經歷,豐富了中國人的集體回憶和經驗。(亞新社)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遇上過無數不同的經歷,豐富了中國人的集體回憶和經驗。(亞新社)

沒有完美體制 關鍵在底層邏輯和合理建構

沒有任何體制是可以免疫於經濟周期的,中國的發展模式亦不可例外。無論是受到外來或內在的因素影響,中國的經濟亦會進入周期。在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中,有些波動的波幅非常大。例如在1990年中期,中國的通脹曾達到24.1%(註1);在2008年,因為在美國發生的金融風暴,中國的經濟亦受到巨大的影響,以至中國政府需要動用4萬億人民幣的資金刺激經濟。在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的經濟亦遇上了不少挑戰,比如消費轉弱,個別房企出現債務危機和失業率偏高等。

借用一個西方記者──《紐約時報》的潘公凱(Philip P. Pan)的說法,中國儼然是塊「拒絕失敗之地」(註2)。這樣的標題可能有點誇張,但無可否認,中國過去幾十年表現出來的是強勁的活力,而且還未有減弱的趨勢。

對於「中國模式」的理解,是我在中國進行了30多年的戰略諮詢工作,以及與大量的客戶緊密工作中體驗出來的。鄭力行先生在這方面給予我不少啟發。在1993年一個客戶演講中,鄭先生指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表面上看似矛盾,但事實上,它是可行和合理的。當時,我還不太了解鄭先生的論述,但他提出來的觀點讓我以後30年在中國的工作中不斷觀察和反思,逐漸地,我開始明白鄭先生當年那段話的意思。

沒有一個體制是完美無瑕的,關鍵是它的最底層邏輯和建構的合理性,以及它的自我修復能力有多強。中國的發展模式具備不同的工具資源和系統,讓它更能有效應付和解決問題,減少經濟與社會所受到的波動,讓整體的韌力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出來。

在我思考「中國模式」的時候,我想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它的基本要素,那就是「活力」。這是一個在描述一件事或者一種情景時經常被過度使用,或者說被濫用的詞。我認為這種活力是推動中國發展並持續前進的基本品質、特徵和性格。它是中國人在一段歷史進程中的集體追求和戰略目標,加上相關體制和機制,以及國際與國內綜合環境形勢所衍生出來的軟能力,而中國發展模式的底層邏輯正是在於此。

為什麼中國仍然擁有強勁發展動力?5-5

參考文獻:

  1. 英大證券,歷次通脹數據及展望,2021.05.11。
  2. 《紐約時報》,潘公凱,拒絕失敗之地,2018.11.18。”The Land That Failed to Fail”, 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發展動力系列文章:

中國發展韌性的底層邏輯(5-1)

中國如何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5-2)

中國的有效政企合作模式(5-3)

中國發展模式有何文化淵源?如何制定避免走上極端的企業戰略?(5-4)

中國的新士大夫企業家精神(5-5)

謝祖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