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展創科發展

各國都好像在科創上你追我趕,不願落後於人,似乎大家都以行動去認同「落後就要挨打」的見解。大國博弈,競爭的不再只是經濟、軍事及科技,更重要的是科研及人才。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環流三號,最近取得重大科研突破,首次實現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標誌着中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向高性能聚變等離子體運行邁出重要一步,專家認為,最快30年後人類可以使用核聚變於商業市場,意味着到時可以解決地球上的能源問題。

另一邊廂,剛剛在深圳亞布力夏季論壇高峰會中,科大訊飛創辦人劉慶峰認為,華為的GPU能力現在已可以跟美國的輝達(Nvidia)媲美,並且他有信心公司的生成式AI模型,在10月份可以追上ChatGPT。

國際方面,印度的「月船3號」登陸器8月23日晚間成功降落在月球南極附近,為印度創造了歷史,亦成為繼中國後,第四個有能力登月的國家。各國都好像在科創上你追我趕,不願落後於人,似乎大家都以行動去認同「落後就要挨打」的見解。大國博弈,競爭的不再只是經濟、軍事及科技,更重要的是科研及人才。

推動創科發展,助力國家及大灣區騰飛

現在的國際創科競爭環境,就像春秋戰國時代那樣,戰況十分激烈。美國以合縱策略對付中國,想以現有的技術領先優勢壓制中國,但中國卻亦步亦趨,沒有放棄發展,不斷追趕,追求卓越。筆者認為成敗的關鍵是人才與科研,現在各國就像春秋戰國時代的君王般渴望得到人才。

各國為爭奪人才而各展其謀。其實,科研之路並不容易,要長期投入大量資源,才可保持領先優勢。人才雖然重要,但成本不輕,搶回來的更不用說。其實搶人才是中策,上策是吸引及培育出本地人才,而搶人才及培訓人才顯然是本屆香港政府其中一個重要的施政方針。

香港的定位與創科教育

「南金融、北創科」,國家「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為八個重點領域的發展中心,包括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政府高度重視對接國家戰略,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所謂「南金融、北創科」就是要重點打造香港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重要戰略,透過合作有助區內經濟發展。他說,本港亦要打造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北部都會區能夠提供相關土地,亦可匯聚人才。

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中,亦有不少措施,助力本地科研發展,包括計劃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並就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等。以上措施,反映特區政府着重投資未來、培養及吸引創科人才,堅決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回到教育現場,香港政府一系列措施推動創科發展,其中教育是重要一環。政府全力推動創科教育,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人才是推動創科發展的關鍵要素,局方會在各中、小學全力在課堂內外推動STEAM教育。她又指局方未來會建議學校透過多元學習活動營造STEAM學習氛圍,讓對創科有才能的學生進一步發揮潛能。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香港未來5至10年制訂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系統的戰略規劃,去年《施政報告》提到大力推動STEAM教育,在中小學以普及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方式為學生打好基礎,配合香港未來發展創科的大方向。當中措施包括:

普及學習──在STEAM教育課程中加入更多創科學習元素,目標是在2024至2025學年前,至少四分之三公帑資助學校於高小推行強化編程教育,以及在初中課程加入創科元素,例如人工智能;

加強領導和統籌──由2022至2023學年起所有公帑資助中小學須委派統籌人員,整體規劃課堂內外的STEAM教育;下學年起,每年舉辦或安排學生參與具素質的STEAM活動;

提升專業培訓──在兩個學年內,至少四分之三公帑資助中小學需安排教師參與STEAM教育的專業培訓。

我們寄望可以培養出新一代創科達人,下一篇文章會繼續討論香港培養及吸引人才的方法。

何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