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海市》背後的流量現象

事實上,流量帶的更多是只是一種瞬時性「快感」。這種快感缺乏理智的思考,也沒有經過邏輯的判斷。流量時代下同質化價值觀其實並不是網民真正需要的美。

說到刀郎,我的記憶還停留在大約20年前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然後,只知道這首歌紅了20年,到今天,內地的大街小巷還能時不時聽到。最近,刀郎又有新作,一首《羅剎海市》,刷新了多項紀錄──「上線一周全網播放量突破10億」、「自媒體評論區數量之最」、「最多改編翻唱版本」等等,甚至連外國媒體也有相關的報道。

《羅剎海市》的火紅原因是什麼?它的曲風唱腔,固然是刀郎粉絲最喜愛的部分,但是真正讓它火速發酵,成為流量代言詞,其實是源於它那若隱若現的文辭隱喻,還有它背後千絲萬縷的恩怨情仇。這些都是非常精彩、可以細讀的話題,但今天筆者卻不想在這裏着墨,反而想看看《羅剎海市》流量背後的流量現象。

看熱鬧不嫌事大,火是愈烘愈烈

在互聯網技術與手機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網民的數字逐日攀升,形成了「流量時代」。所謂「流量時代」,主要是訊息在網絡上的爆發式傳播和廣泛觀看的現象,流量也成為了衡量網絡影響力和價值的關鍵要素,並成為評定業務成敗的核心價值指標。

在流量時代,即使是一個平凡人也可以成為”KOL”(Key Opinion Leader,即網紅),帶領一眾膜拜者,以流量創造自己的神話。這種「逆襲」的劇本,從來都不乏捧場者。它就像「青蛙王子」、「灰姑娘」一樣,深深地俘虜了一眾網民,成為流量的掌控者。

當然,刀郎不是平凡人。他早在《2002年的第一場雪》之前,已經一曲封神。因此,在這個流量時代,他那「王子復仇記」一般的故事,自然而然地更撩動萬千網民的心靈。民眾本着「耍猴兒不怕人多,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加上一眾KOL的「蹭熱度」,添柴加火,這「流量之火」愈拱愈烈,造就了《羅剎海市》爆發式的流量現象。

流量背後的危與機

掌握了「流量密碼」,無疑就等於擁有了一部龐大而高速的「媒體機器」。在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淄博燒烤」成為了內地旅遊界的關鍵詞。「山東」與「燒烤」從來都沒有連繫過一起,但在網紅的筆下,兩者結合得天衣無縫。從年初的蘊釀,一路到「五一」的爆發,我們可以看到在不約而同的「流量力量」。與此同時,敏悅的淄博市政府,面對着不斷升溫的流量和關注,能夠迅速且正確地捕捉這個契機,一口氣把這波「流量紅利」吃下去。光是一個「五一黃金周」,小小的淄博便迎來了數以十萬計的人從全國各地慕名的「吃貨」。

淄博燒烤的成功,固然說明了「流量」的強大威力,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流量」如果不能好好的處理,可能只能淹沒了淄博。因此,面對着突如其來的流量,我們必須要主動應對。像治水一樣,需要通過「增流」、「引流」、「分流」等方式,治理好流理,使之成為能灌溉千里的「善水」。反之,假如流量給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這就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局面。

網民更多的是為自身遭遇抱不平

處理流量時,必須要特別注意這波流量形成的主因。《羅剎海市》的流量現象的形成,除了是因為老百姓為刀郎多年來的際遇而抱不平外,更多的是他們自身的不滿寄託在歌曲之中,藉歌者之聲為自己抱不平。

從海量的《羅剎海市》網絡文章中,大約可以歸納出幾個重點意見──刀郎在諷刺現實社會「以醜為美,顛倒黑白」、「無能的人尸位素餐卻不以為恥」等。這些話語是否真是刀郎心聲,這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這間接地展示了居於虛擬世界的網民對現實世界其實有很多的抱怨、很多的不滿。換個角度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民怨。民怨能夠藉着網絡發洩出來固然是好,但同時也告訴我們這一群以年輕人為主的網民,其實是需要受到關注的。

總的來說,無論是《羅剎海市》,還是「淄博燒烤」,都表現了流量時代「審美同質化」的特質。在網絡世界,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不再是血緣、地緣,而是「趣緣」──人們因為志趣相投而走在一起。流量匯聚在一起時,會變成一股大洪水,把所有非主流審美觀都一一掃走。最顯着的例子便是「拉黑」、「舉報」的行為。同道的粉絲通過黨同伐異的手段,把一些「他者」排除,從而滿足了群體的歸需要。於是,非主流的審美觀會消失在網絡,餘下的就是同質化的審美觀。

到底,我們需要的單一的審美觀,還是多元化的審美觀呢?單一的審美觀又是否有利於藝術的發展呢?事實上,流量帶的更多是只是一種瞬時性「快感」。這種快感缺乏理智的思考,也沒有經過邏輯的判斷。流量時代下同質化價值觀其實並不是網民真正需要的美。可是,因為「他者」已被去取,所以後來者已失卻了選擇的空間。因此,在享受流量帶來的審美快感時,我們要注意不要給流量牽着鼻子走,要學會明辨慎思。

原載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葉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