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gu33 ga55)
粵語的「顧家」,是「照顧家庭」的意思。如說︰「通常啲女係顧家啲嘅。」意思就是:「一般來說,做女兒的比較願意照顧家庭需要。」原來「顧家」也是上古中國人的慣用的語詞。
《晏子春秋・內篇・問(下)・叔向問傲世樂業能行道乎晏子對以狂惑也》:「今以不事上為道,以不顧家為行,以枯槁為名,世行之則亂,身行之則危。……今以不事上為道,反天地之衰矣。以不顧家為行,倍先聖之道矣。」另外,四川方言也傳承了這個古語詞。蔣宗福《四川方言詞語考釋》「顧家」條︰「顧及家庭,為家庭利益着想。《全上古三代文》卷五《孫武》︰『吳王問孫武曰︰「散地士卒顧家,不可與戰,則必固守不出。」《史記‧項羽本紀》︰『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祇益禍耳。』……明 李贄《焚書‧書黃安二上人手冊》︰『出家者終不顧家,若出家而復顧家,則不必出家矣。』……」
滴惜(dik5 sik5)
粵語有「dik5 sik5」(音同「的式」)一詞,通常寫作「的式」,義為「細小」或「細小而可愛」,又可重疊為「dik5 dik5 sik5 sik5」。如「爾(呢)個鬧鐘dik5 dik5 sik5 sik5咁,好得意喎」就是「這個鬧鐘精精致致的,很可愛」。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的式」條︰「小巧玲瓏;別致,秀氣,支胸針幾的式(這支胸花挺別致)。」原來這個「dik5 sik5」當作「滴惜」,至遲宋朝已見於文獻。
廖珣英《全宋詞語言詞典》「滴惜」條︰「精巧;精致。趙長卿《探春令‧立春》︰『縷金幡勝教先辦,着工夫裁剪。到那時睹當,須教滴惜,稱得梅裝面。(3—1779)』今廣東梅縣話說這詞。」
「滴惜」此詞,我們必須用讀書音讀之,才能知道它就是我們口中義為「精致」的「dik5 sik5」。我們日常見到「滴」字多以口語音讀之為陽入(第九聲)「dik2」(音同「敵」),而忘記其讀書音本是陰入(第七聲)「dik5」(音同「的」。在廣韻中,「的」、「滴」同音「都歷切」[錫韻]),所以見到「滴惜」一詞,若讀之為「dik2惜」,那就不能聯想到我們的口中「dik5 sik5」了。
須補充的是「dik5 sik5」,白宛如《廣州方言詞典》作「菂式」,該書又另有「菂」條,釋曰︰「物品上類似蓮子的東西,供手拿的部分︰帽菂瓜皮帽頂|茶壺菂茶壺蓋的頂子|錶菂手錶上弦用的 ║《集韻》錫韻丁歷切︰『芙蕖中子。』」可見白氏認為「dik5 sik5」的意思是︰像蓮子那麼樣的(細小)。筆者認為這個推論很合理,可是古書中似未見「菂式」一詞,而且雖然「菂」、「滴」二字中古音相同,但「式」(《廣韻》・職韻・賞職切;上古音職部,書紐)、「惜」(《廣韻》・昔韻・思積切;上古音鐸部,心紐)二字之讀法,無論是中古音還是上古音(詳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均不相同,所以當「滴惜」肯定正確(因為已見於上引宋詞)之時,讀音與之不同的「菂式」就似乎不會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