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連發多箭穩A股 證券界憂減印花稅效果短暫

隨着中國經濟復甦乏力和房地產市場債務危機加深,市場憧憬的疫後強勁經濟復甦又遲遲未見,加上中國政府不願推出更強有力的刺激措施,導致內地股市表現一直在低迷。

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經國務院批准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於周一(28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簡稱印花稅)減半徵收,由成交額的0.1%減半至0.05%徵收。這也是內地股市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減印花稅。

隨着中國經濟復甦乏力和房地產市場債務危機加深,市場憧憬的疫後強勁經濟復甦又遲遲未見,加上中國政府不願推出更強有力的刺激措施,導致內地股市表現一直在低迷。上周中國藍籌滬深300指數及滬綜指等已跌至九個月低位,其中滬綜指上周五收報3064,較4月份的峰值大跌近一成,抹掉今年至今的升幅。相反,MSCI全球股票指數今年迄今已上漲 11%。

滬綜指上演3000點保衛戰  市況岌岌可危

針對滬綜指再度上演3000點保衛戰,市況岌岌可危之際,本月中證監曾就如何活躍資本市場、 提振投資者信心回應記者稱,該會已關注到市場對調降印花稅稅率的呼籲和關切。從歷史情況看,調整印花稅對於降低交易成本、活躍市場交易、體現普惠效應發揮過積極作用。

A 股交易費用主要由佣金、印花稅、過戶費、經手費、證管費五部分構成。按現行收費標準,證券交易印花稅按成交金額的0.1%向賣方徵收,在投資者A股交易費用中佔比最高,因此歷次印花稅調整對投資者情緒有較明顯的影響。據了解,內地逾30家券商亦與政策同步,今日起減收佣金費率。

中證監多箭齊發,包括調降融資保證金、收緊IPO及規範大股東減持股份。(陳鳳翔博士供圖)
中證監多箭齊發,包括調降融資保證金、收緊IPO及規範大股東減持股份。(陳鳳翔博士供圖)

除了印花稅減半等減低交易成本的措施外,中證監於周日(27日)亦連發多箭,第一箭是調降融資保證金,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9月8日收市後實施,視作與減印花稅一同提高資金入場意欲的配搭。第二箭是階段性收緊首次公開募股(IPO)步伐,第三箭是進一步規範大股東減持股份,即控制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

中國自1991年10月首次下調印花稅,至今已下調6次印花稅負擔及上調2次印花稅率,對上一次為2008年9月19日,當時滬綜指跌至1800點附近,官方全力護盤,將印花稅由雙邊徵收改爲單邊徵收,稅率維持0.1%,刺激滬綜指當日暴漲9.45%,為史上第三大漲幅,兩市個股全部漲停。

減印花稅政府少收1,400億   刺激作用微

據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財政收入總額為20.3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印花稅貢獻了2760億元,僅佔1.35%,稅率減半讓中國財政收入減少1380億元,要用來刺激因地方債及內房債危機所引發的經濟下行猶如杯水車薪。

雖然此前多次減印花稅都對當日股市表現有沖喜作用,但效果短暫,而且證券界質疑下調印花稅對股市刺激將不復當年,原因是今輪股市出現長期下跌趨勢,是出於對經濟下行的預期,而不是減印花稅所能改變。

據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財政收入總額為20.3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印花稅貢獻2,760億元人民幣,僅佔1.35%,稅率減半讓中國財政收入減少1,380億元。(中國政府網)
據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財政收入總額為20.3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印花稅貢獻2,760億元人民幣,僅佔1.35%,稅率減半讓中國財政收入減少1,380億元。(中國政府網)

據外電引述上海一位基金經理謝晨表示,印花稅減半短期內對市場有提振作用,但長期來看不會有太大影響。反彈可能只會持續兩到三天,甚至更短。

事實上,本月公布的7月份經濟數據表現低迷,剛過去的周日官方公布中國工業企業利潤錄得按年下跌,已連跌七個月,市場需求疲軟持續擠壓企業,這是反映經濟疲軟的最新跡象。

為了改善宏觀經濟氛圍,北京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上周下調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由於降幅小於市場預期,而且將與個人住房貸款和企業中長期貸款掛鉤的5年期以上LPR按兵不動,與投資者預期政府會採取更強有力的政策反應有很大落差。

研增加港股流動性  港交所單日曾彈8%

另一邊廂,行政長官李家超於周日表示,將由財政司陳茂波成立小組,研究如何增加股票的流動性,期望在施政報告公布前提供意見。至於會否下調股票印花稅,他僅稱小組會研究不同可能性,亦會納入不同意見研究,預料相關建議會有短期及長期措施。

與內地股市一樣,港股近月亦面對流動性極度匱乏,根據港交所數據,上半年日均成交為1155億港元,按年跌16%,不少日子成交更不足一千億元,而且有大量零成交股票,以8月18日為例,當日有865隻股份全日「零」成交,10萬港元成交或以下的股票有1384隻。受增加流動性的消息刺激,港交所今日上午時段股價曾高見310.6港元,升幅達8%,成交逾20億港元。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