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陸改革開放始,西方即不斷對中國前景提出質疑,最早的疑問是:改革會否走回頭路?或是:中國會走資本主義道路嗎?到「八九六四」之後,西方研判大陸會放棄市場化改革、重回計劃經濟;其後國企改革、改造四大國有限行,金融界都認為「四大」債務纍纍,技術上已經破產,救無可救……
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夕,經濟界認為大陸承諾開放市場,讓外國貨進入內地,國貨將難以競爭,民族工業將難有出頭之日,大陸經濟將會被外國資本攻陷!「入世」之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外國評論就認為內地只能在產業鏈的低增值部分佔優,靠的是低工資、低地價,很難發展成為高技術生產大國……
上面種種預測,絕大部分都猜錯!從1978年起,大陸經濟全面起飛,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中共標準計,國家已進入小康社會。在此之前,也有質疑指大陸經濟數據「滲水」、造假,經濟增長和數據都是「吹」出來的!更有激進的評論認為中國即將崩潰,言之鑿鑿,還指明在2008年北京奧運前就發生。
疫後復甦不理想 大陸經濟陷衰退
過去這些質疑、預測,很多都已成為歷史,沒有人再去深究。然而對中國「往何處去」的討論,最近又再趨熱烈,因為近期公布的各項數據都清楚顯示,大陸經濟已進入衰退,而且情况嚴重,推動增長的「三頭馬車」──外貿、消費、投資,都錄得下跌;國內投資、貸款、社會融資等也表現疲弱。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從未見過的!
據國家統計局在8月9日發布數據,7月居民消費物價數據(CPI)同比下降0.3%,是2021年2月以來首次下跌,經濟界擔心大陸經濟可能陷入通縮。而CPI下降,顯示消費疲弱,對力爭提振內需、刺激經濟的中國政府來說,是一記沉重打擊!
而在CPI數據公布之前一天,大陸發布了7月進出口數據:今年7月份大陸進出口同比下降13.6% ,其中出口同比跌14.5% ,進口同比跌12.4% 。內地在疫後重新開關,很多評論都預計會迎來一次「報復式」消費。但數據告訴我們,疫後復甦情况看來絕不理想。
此外,地方政府債務高企,地產巨企恒大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碧桂園則深陷債務危機,大陸企業的債務問題終於「爆煲」。
更令外界側目的是,國家統計局在8月15日記者會上宣布,從今年8月開始,將暫停發布全國青年人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官員雖解釋為「勞動力調查統計需進一步健全優化」,但外界的解讀則是:官方似是因青年人失業率偏高、對社會人心衝擊大,不如乾脆不報!
過去40年,西方財經界認為大陸的發展有太多不可解釋的現象:既有一個可不停高速增長的紀錄,又有一個可以避過經濟盛衰循環及國際金融危機的體制。對美歐西方陣營來說,中國式發展道路,是否真的可以保持一個不敗的長勝紀錄?
經濟範疇以外 關注更深層問題
大陸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在全球政治、經濟等議題上,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最近10年,北京已經遠離「韜光養晦、絕不當頭」的日子。領導人提出「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國有自己一套發展模式,正在走一條跟西方式現代化不同的路。很明顯,這是對以美歐西方世界為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挑戰。
但問題是,中國的發展模式是否可以持續?還是僅僅曇花一現?二戰之後,也有好幾個經濟體曾經一度興旺蓬勃,惟都逃不過「中等收入陷阱」,人均收入接近1萬美元之際,增長就開始停滯,無法再上升為發達國。
中國這次「衰退」,是國際政經界矚目的大事。大家的關注點其實超越了經濟範疇,還有更深層的問題,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包括:
一、當前的「衰退」是否美國發動貿易戰,及其後連串脫鈎/去風險化的政策奏效?中美對峙,美國是否已開始佔上風?
二、大陸發展是否已「見頂」,高增長年代成為過去,以後發展只會一浪低於一浪?
三、大陸會否像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經歷經濟高峰期之後即陷入長期通縮,一沉就是30年,至今都難再突破(日本本地生產總值過去全球第二,最新排名第三)?
四、中國式發展道路是否到了盡頭?以舉國之力、國家主導的發展模式,是否無法再創奇蹟?
五、中國的強勢崛起是否已經結束?國運是否開始出現逆轉?
當前中國低潮 跟過往危機有明顯分別
上面的問題要得到答案,也許要觀察一段時間。過去對大陸許多悲觀預測,都有落空或說不準的紀錄,原因關乎判斷失誤,也有因為政治偏見、過分主觀所致。然而,當前中國發展陷入低潮,跟過去幾次危機確有幾點明顯分別──
(1)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國策一直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即使經歷「八九六四」大震盪之後,仍然不變。現在新時期的路線,是「黨中央把國家安全視為頭等大事」,這種微妙的轉變,在地緣政治風雲變色的今天,經濟建設是否要讓路給國家安全?
(2)中美貿易戰以至全面對峙之勢既成,國家領導人強調要加強經濟內循環、為制裁做好準備。而隨着中美關係日益惡化,習近平主席在今年5月底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指出「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內地評論對此的演繹是「面對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的態勢,我們需要進行哪些反思?我們的國家戰略應該如何從『戰爭思維』角度進行調整」。
無論是極端思維或戰爭思維,內地這種以「備戰」作為國策的做法,恍如1960年代與蘇聯交惡後的狀態。試問外資面對這種「備戰」、戰爭思維,他們是否會認為在華投資會有不可測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3)中國改革開放雖然強調走中國特色道路,但經濟發展仍然是以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資本主義體系和規則為主軸。現在西方國家「去風險」,其實是在技術和供應鏈領域減少跟中國的聯繫,逐步達到「脫鈎」目的。在高新技術和關鍵產品領域「去中國化」、被迫跟西方疏遠,在市場和科技方面,對中國都會造成打擊。面對美歐的封殺和包圍,內地要擺脫當前經濟困局,將更加吃力!
內地智囊認為中國要突破困境,應該堅持科技自主創新、加快建設國內統一大市場,以及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除了在硬實力上做工夫,內地也應該在軟實力方面鼓勵創新,營造一個自由、開放環境,減少干預,特別是讓民營經濟有更寬鬆的經營環境。
西方不少評論認為,中國「經濟寬、政治嚴」的發展策略,長遠來說無法維持,因為市場經濟的開放和自由環境,必然會「擴散」到政治領域;經濟改革之後,政治改革也不能避免。
中國式改革 不能無香港
中國與西方的較量,到最後仍然避不開制度、文化、價值觀等軟實力之爭。西方尤其美國的創新、研發,制度上容許靈活多變、百花齊放、挑戰權威,都是美國軟實力的強大基礎,以及仍然能夠獨領風騷的原因。中國式改革,最後能否創出另一套中國式軟實力與美國抗衡,令中國在經歷眼前的困境之後,能夠再創高峰?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大考驗。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卓然有成,香港貢獻極大。過去40年中國大陸能夠幾次避過國際經濟和金融危機,皆因有香港作為中間緩衝,「過濾」了各種風險。沒有香港,大陸經濟發展是否能夠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確是一大疑問。連接西方,為內地輸入資金、技術、人才,在未來日子,香港仍有獨一無二的角色,而且比過去更加重要。中國式改革不能沒有香港,這是可以肯定的。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