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是脆嫩〉中的辛棄疾

金庸畢生從事文藝事業,成為影響幾代華人文化的作家和報人。〈惟其是脆嫩〉中慷慨激昂的言詞,亦必然令他深受牽動,而其後他亦徹徹底底地用小說作品回應了林徽因的託付了。

1933年9月23日,沈從文主編的《大公報.文藝副刊》第一期,刊出由林徽因撰寫的發刊詞〈惟其是脆嫩〉。林徽因在這篇發刊詞中激勵作家們奮勇創作,為自己的時代留下印記,即使面對天災戰禍亦當如是。她又呼籲國民珍視脆嫩如新芽的文藝界和出版業,好讓其豐茂茁壯,成山成林。

金庸畢生從事文藝事業,成為影響幾代華人文化的作家和報人。〈惟其是脆嫩〉中慷慨激昂的言詞,亦必然令他深受牽動,而其後他亦徹徹底底地用小說作品回應了林徽因的託付了。

下面是該篇文章的最後兩段,我們可以從中認識一代才女剛毅堅韌的一面,同時嘗試感受一下金庸初次讀到這篇文章時的心情。

回頭再看到祖宗傳流下那神氣的衣缽,怎不覺得慚愧!說世亂,杜老頭子過的是什麼日子!辛稼軒當日的憤慨當使我們同情!……何必訴,訴不完。難道現在我們這時代沒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喜劇悲劇般的人生作題?難道我們現時沒有美麗,沒有風雅,沒有醜陋、恐慌,沒有感慨,沒有希望?!難道連經這些天災戰禍,我們都不會描述,身受這許多刺骨的辱痛,我們都不會憤慨高歌迸出一縷滾沸的血流?!

難道我們真麻木了不成?難道我們這時代的語辭真貧窮得不能達意?難道我們這時代真沒有學問真沒有文章?!朋友們努力挺出一根活的萌芽來,記著這個時代是我們的。

庚戌子從這篇文章獲得啟示,再沿著這脈絡探索,又對照出很多與黃藥師及其夫人馮蘅和女兒黃蓉的相關的內容,證明小說中的相關情節都是取材自梁林兩家的故事的。

《藝蘅館詞選》書影。
《藝蘅館詞選》書影。

辛棄疾與家大人

黃蓉被郭靖之真誠打動,不願繼續與郭靖以兄弟相交,於是由出場時骯髒襤褸的小叫化,變回美若天仙的少女。之後便唱出抗金文人辛棄疾的《瑞鶴仙·賦梅》:

雁霜寒透幕。正護月雲輕,嫩冰猶薄。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豔妝難學。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着。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園林,水邊樓閣。瑤池舊約,鱗鴻更仗誰託?粉蝶兒、只解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但傷心、冷落黃昏,數聲畫角。

《射鵰解謎》上卷說過,黃藥師欽佩辛棄疾抵抗外敵,力圖恢復失地,是因梁啟超酷愛稼軒詞,而任公絕筆之作就是《辛稼軒先生年譜》。由此可知,金庸鋪排黃蓉唱出辛大人的《瑞鶴仙·賦梅》,便反映了林徽因在〈惟其是脆嫩〉中對辛棄疾的崇敬。這闋詞的上片恰好用來描寫黃蓉美艷卻瘦弱,也是林徽因現實的姿態;而且,金庸之所以要選用這闋詞,不僅因為這闋詞瀰漫著家國情懷,更因這闋詞是收錄在由任公長女思順編修的著作《藝蘅館詞選》之中。

《藝蘅館詞選》所收曲詞,多為感嘆國運,關懷時世之作。而其中辛氏詞作共27首,數量之多,為眾詞人之最。梁思順在自序、案語和眉批中常常提到「家大人」,就是指父親大人梁啟超;由此可見,《藝蘅館詞選》可說是在梁父督促之下完成的家課。既然金庸萬分敬慕任公,他必定會讀過這部詞選。因此,他務必要寫黃蓉吟唱辛大人的詞,而教會她的正是爹爹黃藥師。梁思順編書時年僅十六歲,與黃蓉出場時年齡相若,這樣應該不是巧合的。

任公曾作宋詞集句,其「調位重構」和「合而為一」的功夫湛深無比。他的一副著名對聯「燕子來時,更能消幾番風雨;夕陽無語,最可惜一片江山。」,其中「更能消幾番風雨」就是截取自稼軒先生的《摸魚兒》。思順在《藝蘅館詞選》也收錄了《摸魚兒》,並有眉批云:「家大人云迴腸盪氣至於此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金庸亦同樣以任公集句的方法來創作小說。當要敍述黃藥師與女兒相處的情節,可供他選取的素材便涵蓋了梁啟超對思順的教養,以及林長民與徽因的生平。而梁林兩家留傳下來的家書,肯定他亦已一一讀遍。洪七公是黃蓉恩師,情同父女。黃蓉烤焗叫化雞,引來嗜吃如命的洪七公出場一幕,就是林家女兒為父親烹雞做菜的生活點滴。故此,洪七公是把周恩來與林長民合而為一的角色,在不同場景中演出各人的故事。林長民在戰事中身亡,任公將徽因視如己出,一力承擔照顧之責。雖然看來相當複雜,但是只要稍為梳理一下當中關係,便能領略金庸在構思《射鵰英雄傳》時,已把角色和故事調位重配,而又合而為一的文筆功夫運用得淋漓盡致了。

兩位母親,馮蘅和李萍

左圖示1920年,梁啟超、梁思莊與林徽因遊覽北京長城。右圖示林長民與林徽因合照。
左圖示1920年,梁啟超、梁思莊與林徽因遊覽北京長城。右圖示林長民與林徽因合照。

金庸一再使出「乾坤大挪移」,他取任公長女思順編撰的《藝蘅館詞選》書名中的「蘅」字,作為黃蓉生母之名。梁啟超正室夫人姓李名蕙仙,郭靖生母便保留「李」為姓氏。

過目不忘與抄寫經書

桃花島主黃藥師夫人馮蘅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原來是梁啟超買書的故事。據說任公到書肆翻書後與店主討價,談不攏後說不買了,因他一目十行,書翻過了,便能背誦。店主不服而要跟他打賭,於是隨意抽出一頁來考量任公,結果當然是店主服輸,奉上書本。

至於馮蘅為丈夫默寫《九陰真經》,是反映李蕙仙是官家女兒,會讀書寫字以及任公辦報從政,著書立說,公務繁忙,夫人經常替他抄錄文稿之事。金庸更再使出「一箭雙鵰」和「倒轉」的功夫,原來默寫《九陰真經》的情節亦同時記錄了任公為病重的夫人祈福,於是日復一日地抄寫《妙法蓮華經》(任公手抄本現為國家圖書館藏品)。這部簡稱《法華經》的經書對金庸的佛教思想影響甚深,他在與池田大作先生的對話錄中說,他小時已經常聽見祖母誦念這部佛經,到年長後才了解「妙法」兩字之旨。他亦把一部由當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手書的《妙法蓮華經》複印本送予池田先生。

《妙法蓮華經》,鳩摩羅什譯。
《妙法蓮華經》,鳩摩羅什譯。

黃藥師唱曹子建詩

馮蘅難產而逝,黃藥師哀痛不已。可對照出李蕙仙患上不治之症的婦女病——乳癌。黃藥師預備花船,就是隱射任公吩咐子女和胞弟梁啟勳為夫人修建墓冢時,要留一小窗,待他日與愛妻同葬一事。

抗戰走難期間,曾有誤傳林徽因肺結核病嚴重,不治逝世。金庸轉換成靈智上人訛騙黃藥師,稱黃蓉葬身大海。黃藥師悲痛之下吟唱曹植兩首悼亡辭《行女哀辭》和《金瓠哀辭》。這裡是暗喻任公的《亡妻李夫人葬畢告墓文》,任公這篇告墓文情感綿密,使人低迴,確可與曹子建之作相比矣。而黃藥師盛怒之下抓住靈智上人,將他頭下腳上的「倒轉」過來,就是作者暗示,黃藥師為女兒唱哀辭,其實是要「倒轉」過來想,是指任公為亡妻所作的祭文。

任公在家書中云:「其中有幾段,音節也極美,你們姊弟和徽音都不妨熟誦,可以增長性情。」這篇祭文曾在《晨報星期畫報》第六號刊出,原稿交長女梁思順保存。
任公在家書中云:「其中有幾段,音節也極美,你們姊弟和徽音都不妨熟誦,可以增長性情。」這篇祭文曾在《晨報星期畫報》第六號刊出,原稿交長女梁思順保存。

任公除原配夫人李蕙仙外,還有一位婢妾王來喜(任公為她取名王桂荃),他流亡期間到訪檀香山又遇到一段海外情緣,女方擔任翻譯,名字是何蕙珍。金庸對梁家的一事一物瞭如指掌,當然會在書中記錄這些事情。而思成庶母王來喜的淒楚身世,在《射鵰英雄傳》新修版中便有大幅增補,卻隨即引發讀者們的層層議論。雖然庚戌子現在仍未揭曉是那一個角色代表王來喜,但相信其名字已是呼之欲出,讀者應該也已知到她是誰了。

林徽因與《大公報》關係密切,《大公報.文藝副刊》更被譽為中國近代著名作家的「文學搖籃」。她四篇系列小說《模影零篇》的《鐘綠》、《吉公》、《文珍》、《繡繡》,都是發表於《大公報》的,還有一篇被朱自清選入西南聯大國文課範文的散文《窗子以外》,都是有必要深入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