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開襠褲?對於新一代來説,應該相當陌生。但對於70後,或更早一輩的人,可就相當熟悉。在物資匱乏的時代,如此穿着有利孩童如厠方便,且更簡單省事。故此在古代的嬰戲圖中,常有穿着開襠褲或者肚兜的孩子,另一鮮明例子就是神話故事中那腳踩風輪,身穿肚兜,露出光屁股的三太子哪吒。
這是傳統社會中孩童的穿着方式。因個人衛生之故,開襠褲在當今社會已漸成歷史,但在內地偏遠地區,此習慣依然存在。
但穿開襠褲之目的,只是為了方便如廁和洗濯容易嗎?那晚我夜讀醫書,看到明代兒科醫家萬全在《育嬰秘訣·鞠養以慎其疾》中的一句話,頓時眼前一亮,聯想到另一解釋,同時也想到有關兒童體質的話題。
接近地氣養其陰
作為著名兒科宗師,萬全繼承了金元醫學大家朱丹溪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醫學理論,對於兒童體質有如此論述:
「小兒純陽之氣,嫌於無陰,故下體要露,使近地氣,以養其陰也。」
這句話言簡意賅,不但説明兒童體質偏向,也提出了解決方案。簡單地說,就是兒童處於成長階段,陽氣相對旺盛,陰氣卻不充足。既然陽多陰少,那麽就要培養小兒之陰,而土地為陰天為陽,故此袒露下體就能夠吸取大地陰氣,有利身體成長。
這也很可能是穿開襠褲的另一解釋。
如此做法看似滑稽,但卻是中醫整體觀和取類比象的體現。人體缺乏陰氣/津,故此需要透過種種方式,予以補充。故此服用養陰藥物和穿開襠褲,做法雖不同,思路卻是一致。
值得留意的是,養陰之定義相當廣泛,可以是形而上的大地之氣,也可以是形而下的滋陰藥物和營養食品,至於對錯與否,則看其是否具有相關性和效用性,篇幅所限,在此不贅。
兒時記憶難忘記
説到穿上開襠褲可「接近地氣養其陰」,倒令我記起了一件兒時趣事。
我小時候於內地生活,那個年代的小孩大多穿着開襠褲。某日我們一班孩子蹲在地上看蚯蚓鑽土,正看得饒有興味,一位老婦匆匆趕來,一把抱起自己的孫子,斥責如此會吸入陰氣而生病,然後匆匆走去治理。
她如何治理呢?我們相當好奇,就一窩蜂地跟在背後。老人家來到院子裏養有白鵝的人家,一手抱着孫子,一手拿着像是紅薯葉的,想盡辦法吸引白鵝來啄食乖孫的子孫根。
為何如此操作?因為鵝吃蚯蚓,故能吸出潛入「患者」體内的陰氣。這種類似原始巫術的操作,我可在孩提時代已經見識過了。那個孩子嚇得驚恐大哭,圍觀頑童哄堂大笑,如此場面,我至今記憶猶新。
當然,這個案例和理論似有衝突。小兒缺陰,本應多吸取陰氣/滋陰,為何又要防備陰氣呢?其實兩者並無衝突。「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是中醫兒科理論之根本,無論服用補陰藥物,還是穿着開襠褲,均是為了吸取陰氣,思路相當一致。
那麽為何要小心陰氣呢?我想這很可能與下體外露,容易被細菌感染尿路,以及被外物所傷有關。在受傳統思維主導的年代,人們既依從傳統醫學理論的思路,(也許只是片面)但同時也會根據具體情況,予以靈活變通。
你的孩子是「三有餘而四不足」嗎?
時至今日,開襠褲已然過時,但是中醫理論對於兒童體質的高度歸納,無論在臨床治病和生活調理上,依然極具參考價值。家長如將之熟記實踐,對於寶貝孩子有可莫大好處。
其中最值得參考的,就是明代醫家萬全基於孩童生機蓬勃,卻體質嬌嫩,陰陽尚未平衡的特性,所總結出來的「三有餘而四不足」理論,即「心火有餘、肝氣有餘、陽氣有餘」(三有餘);「陰津不足、肺氣不足、脾氣不足與腎氣不足」(四不足)。
以上理論起碼具有三大參考意義,值得天下父母細心體會。
第一是在用藥和飲食上,切忌寒涼和進補。
孩童處於成長階段,體質偏於嬌嫩,成長和發育主要依賴脾胃。但脾胃最忌寒涼,要避免寒性食物和藥物,以減少對脾氣/陽的負面影響。這裏的藥物,當然包括中藥和西藥,也包括常用的中成藥。
那麽為何不能進補?因為兒童正處於陽氣生發之階段,(陽氣有餘)且是尚未健全的純陽/稚陽之體,如果服用諸如人參或鹿茸等補陽藥物,只能是火上加油,好心做壞事。除非體質特弱,例如發育不正常或五遲五軟,要不然切忌服用補藥。
濫用補藥,猶如拔苗助長,不但有礙腸胃運作,更會促進兒童性早熟,影響深遠。
第二是調理脾胃,保護腎氣。
如果真要進補,不如從調理腸胃入手。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食物。但兒童的脾胃功能先天不足(脾氣不足),故此除了用藥物調理外,也需要改變飲食習慣,包括少吃冷飲、甜食、油炸和辛辣等食物,減少對腸胃之刺激和負擔。
此外也要少吃糖類食物,因為糖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更可能導致學習和記憶能力衰退,許多疾病之根本,也來自糖類攝入過高。
第三是營造環境,降低肝火。
除了「脾氣不足」外,目前大多數兒童的另一體質特徵就是「肝火有餘」,具體症狀就是體弱面青胃口差,而且脾氣頗大。
兒童的身體本質已是「肝火有餘」,但現今有三大因素導致肝火更盛,包括學業壓力過大、沉迷電子遊戲和缺乏充足睡眠。值得留意的是,具有刺激性和上癮力的電子遊戲乃火氣生發之首惡,沉溺其中猶如火上加油,徒增心肝之火,諸般惡果也隨之而來,例如誘發癲癇等疾病。
故此作為家長,需要正視孩子的體質偏向,不但要予以飲食調理,更需調整生活習慣,從根本上改變孩子「三有餘而四不足」的狀態,而不是南轅北轍,火上加油,忽略孩子身心發展和真實需要,令不足的更為缺乏,令多餘的更加泛濫。
「補其不足,瀉其有餘」是中醫治療疾病,調整人體的根本思路,而明代醫家萬全的「三有餘而四不足」理論,提綱挈領,總結了兒童之體質偏向。作為現代家長,如能予以參考及執行,對於孩子的發育成長和精神健康,肯定有莫大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