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總商會6月初發表《人才短缺調查2023》報告,指出在196家受訪企業中,74%表示正面對人才短缺問題,其中61%聲稱人才短缺持續了1至3年。報告令人矚目的是,在有人才短缺的受訪公司中,有70%表示人才短缺是因為員工為了移民而離職!
香港真的有這麼多人才因移民而離開工作崗位?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在《明報》撰文提出質疑,他指出,首先,香港總商會的報告,是根據收回的問卷作分析。他認為,自願交回問卷的調查,代表性一般要打折扣,因為沒有人才短缺的公司,多不會交回問卷。換言之,報告只反映有人才短缺公司的情况,而不是香港每間公司都不夠人才,更不是流失的人才都為了移民。
自願調查 難反映人才實況
其次,受訪公司在回答人才短缺原因時,可以選擇多於一項。因此,該報告雖有70%受訪公司表示移民是人才短缺的原因,但不代表走了100個人才,其中70個是為了移民。事實上,答案中有79%選擇「尋求更高薪酬」,即另有高就而離開,情况比移民嚴重。總而言之,總商會調查報告所能證實的,只是香港近年多了人移民,使人才短缺問題更緊張而已。
周永新坦言,香港近年的確出現了「移民潮」,例如2019年反修例風波後,不少港人為了忠於自己的信念,或為了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念而移民,也有家長為了子女的教育和未來,決定到另一處他們可以安心培育子女的地方居住。
他又認為,過去數年,港人移民的原因不一。移民中不乏香港所需人才,或多或少會拖慢香港向前發展的步伐。香港總商會的調查報告也顯示,最短缺人手的是年薪20萬至50萬元的員工,少於20萬元的也嚴重,但絕對不是年薪150萬元或以上的「打工皇帝」。數字上看,可見過去幾年移民的港人,應多是中等收入的人才和他們的家人。他們或有一定的儲蓄或資產,一旦決定離港,他們多有能力在外地置業及重建自己家園。
移民定義模糊 非一去不復返
香港的「移民潮」會持續多久?新冠疫情緩和後,香港移民的數字是上升或下降?周永新表示沒有做過調查,手上也沒有數字作分析。不過就他的觀察,發覺自年初開始,港人對移民的感受和看法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
第一,有打算移民的人,現在思考的是移民後能否找到工作?自己和家人是否有適應困難?自己是否有足夠儲蓄,維持未來幾年在外地的生活?
第二,今天為了子女而全家移民的已大幅減少。現在送子女到外國讀書的,不一定為了安排他們移民,更多是給予子女有選擇的機會;至於他們將來是否在外國居留,則由他們自己決定。
第三,以往移民是離港到外國居住,今天移民的定義已變得模糊。周永新指出,反修例風波後離開的港人中,部分早已持有外國護照或居留權,他們離開並非移民,而是行使他們在外國的居留權。另外,一些修例風波後離開的港人,看來他們只打算到外地暫住,或進修、或從事並不固定的工作,他們不應計算在移民之列。
總而言之,周永新不能斷言港人移民潮會否持續,但情况卻出現一些變化,包括價值觀念取向不再是主導移民的主要原因、為了子女移民的情况迅速減少、送子女到外國讀書並不等同安排他們移民、移民也不是一去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