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分道揚鑣?──去風險下的半脫鈎與半球化

對歐美日等國家來說,儘管「去風險」所代表的含義並不相同,但可以成為他們在後新冠時代對華政策的最大公約數。

一個多月前我做過一場即興演講,內容總結起來,可概括為「3D」──de-coupling、de-globalization、de-dollarization(脫鈎、逆全球化、去美元化)。但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另一個D字卻無處不在。如今,de-risking(去風險)已成為媒體爭相使用的一個熱門詞彙。

這個詞最早是由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提出。她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起訪問中國之前,3月底就歐洲未來的對華戰略發表演說時,首次提出了「去風險」這一概念。這個講法很快被美國採納,並在日本的G7峰會上,被這個西方發達國傢俱樂部定調為指引西方未來中國關係的主流政策。

後新冠時代的最大公約數

對歐美日等國家來說,儘管「去風險」所代表的含義並不相同,但可以成為他們在後新冠時代對華政策的最大公約數。歐盟的主流看法是強調「去風險」不同於「脫鈎」,不是孤立中國,而是要增強歐洲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對美國而言,與「脫鈎」相比,這個詞較為中性,比較容易讓世人接受,但美國並不會因此改變在高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鈎的戰略,也不會放棄圍堵和孤立中國的既定方針。

中國的官方反應比較負面,而且認定「去風險」的實質與「脫鈎」並無根本區別,是新瓶裝舊酒。不過,中國過去幾年面對地緣政治的變化也一直強調風險和憂患意識。換句話說,大家都有去風險的意識、動機與行動。中國與歐盟在去風險層面的理解,更多地側重提升經濟與技術領域的獨立與自主,歐盟與中國脫鈎的味道沒有美國那麼濃,但在限制高科技流入中國這一點上與美國立場接近。

地緣政治正處於錯綜複雜的十字路口,去風險肯定無法給已經出現大逆轉的中美關係帶來新轉機。在全球經濟出現低迷的今天,更無法為全球經濟的復甦注入積極的動力。

恰恰相反,從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因西方去風險的戰略,在2023年已經出現了質的變化,大家不再心存幻想。後冷戰的「大融合」已壽終正寢,「一球兩制」下的「半球化」、「半脫鈎」與「半冷戰」已成為新的現實。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右)與法國總統訪華前,就對華戰略發表演說,首次提出「去風險」這一概念。(亞新社)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右)與法國總統訪華前,就對華戰略發表演說,首次提出「去風險」這一概念。(亞新社)

「去風險」何以成為歐美共識?

「去風險」這個概念為何從一開始提出,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受到美國的首肯,並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共識呢?這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歐美領導人普遍接受「去風險」,這讓他們擺脫了原有的戰略困境,畢竟要與經濟關係如此密切的中國全面「脫鈎」,早已被批評為不負責任的極端行為。「去風險」聽起來更具中性、更為謹慎、也更有針對性。西方富國俱樂部試圖告訴世界,他們會保持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因而從心理上降低了他們出台的政策可能給全球帶來的負面衝擊。

第二,拜登馬上就要開始第二個任期的競選工程,需要一個穩定的對華關係,助力他連選連任。同時美國政府也需要做門面文章,在涉及到現今最為重要的大國關係上,不會因與中國的全面對抗,特別是發生熱戰的危險而背負罪名。因此,去風險,而非全面脫鈎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是在「氣球事件」之後,拜登政府一直希望與中國對話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美國的盟友已明確表示,他們不想捲入中美兩國之間的衝突。就在G7日本峰會之後,彭博社獲得一份來自歐盟外交政策部門的文件草案,其中就提及「歐盟不應該認同在中美二元對決中只有一個贏家的零和遊戲的想法。」

第三,就美國內部的情況來看,從特朗普開始對中國實施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並沒有根本改變中美貿易的現狀。美國經濟分析局(BEA)今年2月初公布的數據顯示,中美貨物貿易在2022年創下新紀錄,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5%,達到6906億美元,打破了2018年創下的6588億美元的紀錄。中國是美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也是最大的進口來源地。2022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同比擴大8.3%,達到3829億美元。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也多次強調美國民眾從中美貿易中獲益巨大,停止對華貿易將是「災難性的」。美國即便想脫鈎,但在通脹高企的今天,中國的廉價產品對美國經濟的貢獻不算小。美國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快速地將所有供應鏈轉移到其他國家,美國對華鷹派不得不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

第四,歐盟與中國維持經濟合作的意願比美國強,特別是法國與德國等歐洲國家根本不可能切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甚至需要依靠中國的龐大市場來支持本國經濟的增長。6月初在11個歐洲國家進行的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46%的人將中國視為盟友或夥伴,歐洲人並無意願降低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因此,去風險,而非脫鈎是歐洲對華政策的最好選擇。

第五,去風險政策的本質是什麼?其實就是有選擇地脫鈎,而非無差別地脫鈎。歐美需要中國龐大的市場,需要中國的廉價產品,但歐美又不希望看到中國在高技術領域超越西方。一方面,歐美希望限制使用中國的高技術產品,以阻止中國在高技術產品上的技術進步和提高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另一方面,歐美希望阻止高技術流入中國並限制對中國高技術行業的投資。歐美希望與中國保持正常的貿易關係,從中國進口低端產品,同時迫使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這成為歐美各國的共同需要。

這自然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即美國不可能切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但需要在高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鈎。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的話來說,脫鈎只是聚焦在高技術,特別是半導體領域,以阻止中國超越西方。

因此,何為「去風險」也就成了各方各表的模糊概念。對美國而言,去風險的本質就是迄今為止他們正在實施的對華「半脫鈎」政策,無怪乎北京對此評價並不正面。

歐盟與中國維持經濟合作的意願比美國強,而去風險政策的本質就是有選擇地脫鈎,而非無差別地脫鈎。(Shutterstock)
歐盟與中國維持經濟合作的意願比美國強,而去風險政策的本質就是有選擇地脫鈎,而非無差別地脫鈎。(Shutterstock)

「去風險」的本質是「半脫鈎」

過去40多年中國快速融入世界經濟,成為全球供應鏈中心,這使得美國與西方要完全與中國在經濟上脫鈎已無可能。 「去風險」就是從戰略的角度為脫鈎正名,明確可以脫鈎的範疇,又無需為脫鈎背上污名。

如果說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猶如潘多拉盒子,釋放出中美之間的恩怨情仇,那2023年無疑是中國與西方脫鈎的一個歷史性轉折點。根據全球行業協會(SEMI)的最新數據,在美國的貿易制裁下,中國芯片設備銷售額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23%,而全球芯片設備銷售額卻增長9%。

中國出口下滑隱藏危機

中美貿易今年頭5個月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疫情結束之後兩國的貿易不升反跌。據官方公布的數據,今年首5個月中美貿易總值人民幣1.89萬億元,按年下降5.5%,遠遜於同期中國外貿按年增長4.7%的整體表現。其中,中國對美出口1.38萬億元,按年下降8.5%。這一降幅之大,在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中堪稱少有。

中美貿易明顯降溫,是過去幾年美國努力脫鈎的結果。2022年春天因新冠疫情上海封城,美國企業就開始加速準備撤離中國,疫情結束之後,中國的開放反而加速外資撤離中國的速度。

仔細去了解中國對美出口下跌的原因不外乎三點。其一,跨國公司為避險開始撤離中國,並轉到東南亞等地,但中國依舊是全球重要的供應鏈中心,不少零部件依舊需要從中國進口,今年頭5個月中國向東盟的出口占出口總量的16%,高於向美國的出口。

其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刻意抵制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包括無人機和5G通訊設備等,近來歐盟又開始新一波要清除華為5G設備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無疑會影響中國對發達國家的出口。

其三, 由於歐美經濟復甦緩慢,消費能力受到影響,中國的低檔產品雖然依舊受歡迎,但消費不足,而且不少廠家在疫情期間也囤積了不少貨物,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受到影響。

令人憂慮的是,5月份中國出口的數據可能隱藏着更大的危機。中國的進出口在5月份明顯下滑,按美元計算,出口下跌7.5%,進口下跌4.5%,進出口合計跌了4.5%。中國對美國和東盟的出口繼續下降,只佔其出口總量的各15%。這顯示全球貨物庫存壓力繼續升高,歐美經濟不景氣,東盟經濟增長率也會低於去年。但中國的出口繼續低迷,對東盟和美國這兩大貿易夥伴的出口下跌,也顯示出西方脫鈎的影響正在顯現,這無疑會拖累中國的經濟增長。

中美貿易明顯降溫,是過去幾年美國努力脫鈎的結果。(Shutterstock)
中美貿易明顯降溫,是過去幾年美國努力脫鈎的結果。(Shutterstock)

華爾街也被迫脫鈎

除了貿易上出現「半脫鈎」的跡象,美國政府對華爾街在中國的投資也設置了種種障礙,脫鈎的跡象愈來愈明顯。過去20多年紅遍太平洋兩岸的紅杉資本也被迫將中國子公司分拆,以應對日益加劇的中美衝突和美國政府的政策法規。紅杉中國將保留中文名,英文名”Sequoia”從意譯變為直譯,改為”Hongshan”。為了不引起過度聯想,紅杉印度與東南亞的運作也同時更名為Peak XV Partners。

紅杉資本在美國和歐洲管理的資產超過530億美元,在印度和東南亞管理的資產90億美元,而在中國管理的資產高達560億美元。自2005年進入中國以來,紅杉資本已在中國投資了1000多家公司,包括電動汽車和生物技術等新興科技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投資包括張一鳴的字節跳動、馬雲的螞蟻金融,以及線上時尚零售商SHEIN。

紅杉資本高層在拆分業務的公開信中特意強調,地緣衝突不是促成這一變化的原因,這一解釋頗有給人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感。他們將拆分業務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公司運作的複雜性與投資組合衝突,須避免因共享品牌引髮品混淆和市場的困惑。但拆分業務本身突顯了一個不可否認的投資現實,全球企業家和投資家都刻意避免捲入中美之間的惡性衝突。《華爾街日報》就表示,紅杉資本宣布把中國業務和美國業務分開,突顯中美兩國圍繞下一代尖端技術創新由誰掌控的爭奪日趨激烈。

這是全球經濟秩序出現「一球兩制」的又一個明證。研究公司PitchBook的數據顯示,風險資本投資者對中國的投資變得愈來愈謹慎,去年的投資金額下降了一半,降至約690億美元,這是過去6年來的最低水平。當然,歐美對中國投資熱情的降低,也與中國之前對新冠疫情的嚴格控制有關。

換句話說,「去風險」就是在高科技領域架設起一道圍牆和籬笆,將中國排擠出這一波新的全球化,「半全球化」就是安全與價值導向先行的全球化。

「去風險」是排擠中國的「半球化」

美國重塑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新秩序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確保在與中國的競爭中保持優勢,而重中之重就是在高科技領域必須大幅度領先中國。

雖然「去風險」的概念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但這是特朗普2018年發動中美貿易戰之後,美國對華「半脫鈎」政策的最好寫照,是給圍堵中國政策的爭論蓋棺定論,也是西方發達國家迄今為止在中國政策上可以尋找到的最大公約數。

阻止中國成為製造強國

對西方國家而言,去風險的內涵有兩方面,一是在供應鏈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不會受制於中國;二是防止中國獲取、甚至竊取西方的技術,取得發展上的優勢。對美國而言,在全球供應鏈系統上,如果能夠將中國限制在低端產品的製造國,即便中國是世界工廠,但只能是一個生產大國,而非一個製造強國,在高技術上永遠需要仰仗於西方。這就是為何美國一直強調,對中國的科技優勢不能只是保持一兩代之間的差距,必須大幅度拉開以取得絕對優勢。

美國的經濟實力已經不允許其孤軍作戰,這就是拜登政府上台之後,其中國政策本質上與特朗普無異,但在對盟國的關係上改弦易轍,積極地拉攏和加強與盟國的合作來應對中國,對盟國採取「紅蘿蔔加大棒」的政策。

當然,西方各國也非鐵板一塊,歐盟甚至日本都不願與美國跟得太近,避免過度刺激中國。在日本的G7峰會之後,歐盟在內部討論「去風險」這一政策時還是有不少雜音。七國集團普遍認為中國構成了愈來愈大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威脅,但在如何應對這一威脅上也非完全達成共識。

價值導向的經濟聯盟

不過中國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西方富裕國家之間的矛盾並不妨礙他們共同面對現今他們眼中最激烈的競爭者,西方七國俱樂部集體給「去風險」背書就是一個明證。價值導向的全球化正使得這個聯盟的規模超出了G7成員國和歐盟,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和印度已成為這一聯盟的重要夥伴。美國向荷蘭和日本施壓,不准向中國出售製造芯片的光刻機,雖然荷、日兩國都不十分情願,但最終也都加入了美國制裁中國的行列。

中國6月宣布,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公司(Micron)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沒能通過網絡安全審查,決定停止採購美光公司產品。但美光被禁,美國最擔心的就是市場出現真空後,韓國的三星和海力士會從中國獲得更多訂單。美國早在今年1月就要求韓國,一旦中方禁止美光在中國銷售芯片,三星和海力士不可以填補出現的市場缺口。

英國也不甘寂寞,G7峰會後想聯手美國召開AI安全峰會,與「理念相近」的盟友協力打造國際AI安全的共同框架,促進各國政府和企業採取協調一致的策略和行動,降低AI發展的風險。作為全球AI發展領先的中國,卻很有可能不受邀請與會,因為中國不屬於「志同道合」的朋友之列。

這只是在半導體和AI行業的幾個例子而已。美國已經全面出擊,敦促盟國一致行動,不只是限制向中國提供其無法再從美國獲得的芯片和製造設備,而且全面限制中國獲取美國技術的能力,阻止中國在涉及先進製造業的所有領域取得進步和發展。

新能源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領域,美國企圖在半導體和AI行業之外,建立排擠中國的更為廣泛的聯盟。對此,西方各國開始對進口中國的新能源產品設置種種障礙,同時確保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從新能源經濟的投資方面受益,因為他們不想看到的唯一一個受益者就是中國。

原刊於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微信公眾號,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劉寧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