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年是香港房屋協會成立75周年,房協編印的《房協75周年紀念特刊》,記載了75個與房協發展丶人物丶和未來有關的有趣故事。本社獲房協授權轉載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的故事,以饗讀者。
60年代,香港有過百萬人住在公共房屋,雖然經濟匱乏, 但屋邨為基層巿民提供安居之所,還孕育出許多社會棟樑、人才輩出。當中,有現任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對我來說,觀塘花園大廈是我自小成長的地方,充滿寶貴回憶。」
昔日生活艱苦 感恩快樂時光
1965年陳教授舉家遷進花園大廈的畫眉樓。就讀屋邨樓下的幼稚園、在附近上小學,直至中三左右才搬走,度過了十多年的屋邨生活。那年頭生活艱苦,但陳教授回想起昔日的快樂時光,卻很感恩,「我們住在九樓,有一個露台,因為住得高,可以飽覽全海景,從家裏看出去,會看到開源道一帶的工廠,再遠一點,還看到啟德機場跑道。」
花園大廈位處觀塘與牛頭角之間,落成之初,附近一帶區域才剛開發,他笑說,當年大家街坊都是「開荒牛」,附近店舖很少,只有屋邨樓下的文具舖、士多、診所,生活確實談不上方便,卻又反而讓花園大廈自成一角。「由於交通一點也不發達,往往只能靠雙腳。但有瓦遮頭已經好幸運, 加上環境優美、幽靜,讓我學懂有感恩的心。」
難忘鐵皮滑梯 烈日曬得熱燙
花園大廈的童年點滴,陳教授至今記憶猶新,「我記得步出畫眉樓,走下樓梯,便看見幼稚園對出的小公園。上學時,屋邨會把它圍起來,成為我們一班幼稚園學生專屬的遊樂場,讓我們可以跑來跑去。那道鐵皮滑梯,夏天烈日下曬得熱燙,滑下去的時候就真的『知味道』了。」從公園沿斜坡往下走,當年還有幾座以花卉命名的大廈,對他來說,那裏才是真正的「花園大廈」,「牡丹樓、玫瑰樓,真的好美好美!出入時,我喜歡穿過它們的內園,現在的屋邨已很難找到如此幽靜、寬闊的地方了。
左鄰右里認識 家家互相拜年
除了環境,最讓陳教授懷念的,就是鄰里之間有如親人的關係。「我爸爸是的士司機,通常黃昏才回家。爸爸上班時,如果媽媽要外出,會把家中鎖匙交給鄰居,以便幫忙看顧孩子。」一道長走廊,鄰里皆認識,他們一家偶爾到相鄰單位吃飯,新年便更熱鬧,家家戶戶互相拜年,「由年初一拜到年初十」,小朋友每次就在走廊玩個痛快。「即使只有鹹魚青菜,但窮得很開心,那是用錢買不到的人情味」。
回想在屋邨長大時捱過難日子,他從不覺得自己輸在起跑線,反而在花園大廈的小時候真切地感受過濃厚深刻的人情味,讓他當上醫生後更懂得為別人設想,成就今日他那份醫者父母心。「病人在診症室外面等了三小時,才能換來見到醫生三分鐘。這個現實我未必可以改變,但我所做的是否可以讓他們感受多一份溫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