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年輕一代,尤其90後或者00後,總有很多說法。經常聽到成年人的負面評價──什麼嬌生慣養、自我中心、熱情衝動、注重興趣、不求穩定、獨斷獨行、不懂溝通、不甘馴服、不切實際、沉迷動漫、追星逐夢、欠缺耐性…… 而最觸動社會神經的,莫過於逃避宗族責任、拒絕開枝散葉,造成少子化危機。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UNFPA)2023年4月19日公布的年度「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香港平均每一位女士只生育0.8個孩子,生育率全球最低。
各地有關問題的根源已經有很多深刻的論述,在此不贅。不過對於新生代的角色表現,成年人除了掌握指點批評的話語權,對於影響他們個性成長的種種因素,實在責無旁貸。
解鈴還需繫鈴人,國際風雲、社會矛盾、疫症衝擊、經濟低迷、世代落差、威權壓力……以及欠缺相應的成長教育和輔翼機制,都是各範疇主持大局者必須自我問責的關鍵項目。
新世代的小寶貝
走在十字街頭
甚至遊樂場
碰上蹦蹦跳的孩子
難免厭惡這個世界太呆板
再想起俄烏兩地哭喊的嬰兒
還有許許多多
咫尺天涯的災難
既然天地以萬物為芻狗
我們就因循造化
以萌值更高的寵物
或者不必絕育的AI
取代新生兒
管他生老病死熱惱纏綿
什麼梁山好漢
金陵十二釵
魏蜀吳
劉關張
連大話西遊的封神榜
一切
一切灰飛煙滅
後記
既然一切都只是虛擬的故事、戲仿的人間,那麼擺脫族裔的「空前」、不再生育的「絕後」,活在當下,不就乾脆了斷嗎?
說好的故事,「大同與小康」、「近者說(悅),遠者來」似乎愈來愈虛無縹緲。我們的明天,會「進化」成為長生不老、不必傳宗接代的AI嗎?
意象原型:
-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禮記‧禮運‧大同》
- 《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