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就以美國矽谷銀行(SVB)為代表的金融危機,一眾掌握流量密碼的評論名家,可說是用盡想像力,除了極力將此事描述成雷曼翻版,更樂此不疲地預計這間那間銀行將會倒閉,繪聲繪影,血腥恐怖,人人爭相讚好傳閱。
喧嘩聲中,噪音太多,資訊太少。回望更遙遠的過去,或許會有另一些得着。
儲貸機構 面對雙重夾擊
大約40年前,美國發生了一場手尾甚長的金融危機。儲貸機構(savings and loan,又名”thrift”),19世紀初開始在美國流行,其主要目的,就是幫助普羅大眾置業。顧名思義,這類機構概念是集腋成裘,合一眾存戶之力買樓:當存戶儲蓄到達一定水平,就可以申請樓宇按揭,償還貸款的資金,到頭來又可以幫助其他存戶買樓。
也就是說,機構的資產主要是樓宇按揭,負債主要是存款,年期一長一短,收入來源就是兩者息差。儲貸機構規模比一般銀行要小,但為數眾多,曾經是普羅大眾置業的主要渠道。
就如矽谷銀行,當70年代尾通脹和利率急升,儲貸機構就面對雙重夾擊,一方面由於樓宇按揭息率固定,其價值大減,一方面為了挽留存戶,又要提供高息,結果是損失慘重。到了80年代初,雖然通脹和利率已回落,但仍有大量儲貸機構資不抵債。
遊戲規則改變 補貼變成接管
子彈有限,不能盡救,當時政府的解決方法,就是把儲貸機構的監管大為放寬,除資本要求下降,亦容許推出傳統按揭以外的各種貸款。於是在80年代中期,儲貸機構起死回生,一邊染指愈來愈高危的資產,一邊愈來愈闊綽地吸引存戶。由於當時油市興旺,進取的儲貸機構多到產油豐富的南部和西南部發展。結果,當油價在1986年急插,儲貸機構又再次陷入危機,規模比第一輪還要大,政府又非救不可了。
初時政府的救市方法,仍然是直接補貼,只是公帑總不能這樣慷慨下去,於是老布殊政府就在1989年成立新的救市部門,不再「送錢」,改以接管和變賣資產的方式處理有問題的儲貸機構,亦即會明顯損害股東和管理層的利益。有趣的,是有研究發現,當一眾儲貸機構面對苛刻得多的對待,行為立即自律保守起來,投資組合變得安全穩健得多。當遊戲規則改變,道德風險的行為也因而改變。
回說今天,拯救矽谷銀行最值得商榷之處,是本來有上限的存款保險,好像再沒有上限,又或當銀行有一定規模,上限就不再適用。這次的因時制宜,對銀行將來的經營方式難免有影響,為下一次危機在某處埋下種子。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