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01 2025 05:01:1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人工智能是助手還是我的替身?

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工作,暫時未達到高度威脅的程度,但有關搜尋、整理、綜合資料相關的工作則會首當其衝,這是時代進步的代價。

近日大家都在談論人工智能的應用,自從出現了ChatGPT後,大家都驚訝於它的強大功能。我大概在上個月開始試玩,問了它很多的問題,也測試了它的能耐,覺得十分有趣,所以也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

人工智能懂得學習、改良

一開始我自然用自己最有興趣的話題來跟它談談,我問它歷史上有什麼有名的詩人,當時AI的回答主要列出的都是外國的詩人,例如:莎士比亞、普希金、雪萊、巴爾扎克等,無論他們是否最享負盛名的詩人也好,至少他們都是詩人。那時我心想,為什麼出現的結果都是外國的呢?於是我有了兩個做法,第一,我嘗試採用英文查詢;第二,我追問它「中國方面呢?有什麼著名詩人?」一問之下,有趣極了。

當我比較英文和中文查詢時,發覺它的能力似乎比中文的查詢結果更為準確,這不是翻譯的問題,而是它背後主要來自英語世界的資料庫。每當回答時,如果用英文輸入,它回應的速度相對較快,但近日再用時,速度已變得相當接近,另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術突破是它能夠按照你的語境及上文下理去理解你真正想知道的答案,這反映了AI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它懂得學習並改良。

幫助撰寫文件

我又嘗試了其他查詢,例如給予一些資料,叫它寫一段摘要,或是投訴信,而且是先寫一封嚴肅一點的,再叫它以相同內容轉換成另一風格,它也可以即時轉換,效果十分理想,只要稍加修訂,就能夠寄出了。這對工作繁忙的現代人來說,實在便捷了很多。

相比以往,人們想要寫一封投訴信,可能要在搜尋器中找出主題相關的投訴信,而且要找幾篇選取適合風格的投訴信,再加以修改整理,也要花上大半天。現在卻只要輸入資料或問題,它便不消數秒就能夠給予你一篇得體的信件,省卻了不少時間。這就好像多了一個助手或私人秘書一樣協助你處理日常事務一樣。

雖然現時仍然未能好像電影中的智能秘書機械人那樣,可以替人辦理訂枱吃飯或購票看戲,但假以時日,相信也能夠做到,因為獨立的技術已經可以應用,只差各類軟件的綜合運用。

人工智能 十分有禮

當我問及中國偉大的詩人時,它的答案卻令我哭笑不得。它列舉了李白、白居易、陸游、岳飛、辛棄疾、文天祥、杜甫、王勃,還要說辛棄疾和文天祥是明代詩人。這裏的錯處實在不少,在中國文學裏,詩和詞分得很清楚,當然有時候唐代人會寫詞,宋代人也寫詩,但明顯地我們一般人不會混為一談。其次辛棄疾和文天祥不是明代的人,這是顯而易見的錯誤。第三,岳飛從來最有名的就只是《滿江紅》,如果論文學成就相信未能上榜。

好了,過了十多天,我再問它同一道問題,他提出的合理得出了,全部都是唐代人物,接着,我再問它關於李白的作品時,卻出現了一些其他作者的作品,仍然有一定的瑕疵,但情況已有改善,可見系統本身會學習並改進。還有一點就是它十分有禮,經常致歉,這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時代進步的代價

另外,我也曾提問關於教育和學習的問題,答案一般都簡潔而清晰,符合邏輯,很有提網絜領的作用,例如我查問它關於學生自主學習,怎樣提升學生學習效能等問題,答得都頭頭是道,而且,有時也頗有提醒。例如問它自主學習和課外活動有什麼關係呢?它的回答值得我們反思,例如課外活動能夠提供多元學習機會、創造學習激勵、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獲得豐富和成長的機會。

總結來說,運用恰當,人工智能可以成為我們很好的助手,而且偶有啟發。但暫時仍需要學習,資料有待修正及發展綜合運用的方案,至於取代人類工作,暫時未達到高度威脅的程度,但有關搜尋、整理、綜合資料相關的工作則會首當其衝,這是時代進步的代價。

陳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