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一日開學的教育新聞都有報導中大拔尖取錄了一對年僅16歲和14歲的兄弟,他們的名字叫黃旭和黃日。這兩人都是筆者學校的學生,從小學到中學,看着他們長大,也替他們高興。據了解,他們都希望將來投身科研工作,在學術和研究的領域貢獻。
這對兄弟年少時已有不同的性格,哥哥黃旭較為沉實,成績不俗,名列前茅,性格溫馴,聽造受教,是個品學俱佳的學生,而弟弟黃日,數學科成績突出,興趣濃厚,能背π(3.14)之後數十個小數點後的數位。或許他對數學較為着迷,有時覺得他心不在焉或俗稱心散。我記得早會有時他會東張西望,看起來很不留心,因此也要經常提示和提點。
他們的父母親都非常著重兩兄弟的學業,經常到校找老師商量,希望多加培育,參加額外的課程。我校有資優教育組的設立,由臨床心理學家領導,後來便為兩兄弟做了智力評估,確認他們的智商都非常高,可以加入課後的資優班培訓和參加奧數的比賽等。我記得他們都參加不同的比賽,大都獲得金獎的佳績,不過還是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最後,父母也為他們參加了中大的資優培訓課程,開啟了他們和中大的緣份。
其實他們的父母都是中文大學的舊生,都修讀數理工程類別的學系。現時全家都變成「中大人」,十分難得,黃氏父母對兒子們的學業是非常緊張的,望子成龍的心態也很強,所以都積極為孩子鋪路,找合適的學校,合適的課程。我相信他們在家也會親子指導,所以能造就他們的校內校外表現,令中大能破格免中學文憑試成績而直接取錄。
中學是關鍵期
回顧這兩個男孩子的成長,升上中學可說是關鍵,因為小學的課程只是基礎知識,到中學階段,各科都較有挑戰,對學業成績較佳和資優生來說可以說是如魚得水。黃氏兄弟都升讀我們學校的中學部,得到老師的關顧,繼續發展他們的數理特長,以發揮他們的潛質,我校都有參加數學、科學、物理等比賽如恆隆數學比賽,物理奧林匹克比賽等,而且成績也很出眾;他們都有參與,得到額外的培訓和練習,兩兄弟亦不負所望,更代表香港到各地比賽,拿到不少一等獎和金獎等最高殊榮。他們有如此出色的表現,除了自己的天份和努力,更需要感謝許多許多教導他們的校內老師都校外的導師和教練。
弟弟黃日以14歲之齡入讀中文大學學位課程,可能打破該大學最低的入學年齡紀錄(印象中多年前會考十優女狀元之何凱琳入讀中大時是15歲)。黃氏兄弟應該好好珍惜這個加速學習的機會,善用自己的更賦才能,將來貢獻社會。
(封面圖片:香港中文大學)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