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香港的隱藏資產

香港的誕生是一個歷史的偶然,理論上難以形成獨特文化。不知是命運的安排還是巧合,自60、70年代起,香港竟然孕育出獨特的本土文化,尤其是在影視音樂產業,一度席捲全球華人社會。當中,更蘊含了中西合璧之道。

承接上文:〈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在上回,筆者談到宜用上大局和全局的角度看香港目前的情況,以及《易經》是本系列文章分析架構的重要一環。基本上,香港的出現,是源自中西文化衝突,而香港整個城市在過去180多年的發展和演化,亦是在這兩股文化的互動下進行。由於《易經》和伏羲是中華文化的根源,筆者相信,要從大局或甚至全局的角度看香港傳奇的未來,對《易經》和伏羲有更深一點的體會,是需要和重要的。也許,這亦是香港這個城市和其文化能否跨進另一層次的其中一個關鍵所在。

中華文化珍貴 修樹勿動根

陰陽互動、八卦等是《易經》的基本概念。以筆者之見,無論這些概念是否經得起科學驗證,我們也得承認,其中的邏輯和隱含的哲學深度和本體論(Ontology)是令人感到驚訝和佩服的。可以這樣說,中華文化是有一些很珍貴和不平凡的基礎,其素質應不會遜於任何一股現時尚有跡可尋的人類文明。

這於是引伸到一個問題:究竟何為中華文化?這是一很深奧和複雜的問題。套用前文提過的英國大思想家米爾 (John Stuart Mill)的比喻,若文化有如一棵樹,那以上《易經》的概念就是中華文化的根。在過去數千年,中華文化這棵樹是長出了很多的樹葉和枝節,若其中有些根本不符合它的初心,又或已經不合時宜,將之去掉或作出修揖,是無損這棵樹的繼續成長和發展,甚至可令它更能發揮潛質。

不過,若修揖的過程動搖到整棵樹的根,那會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一旦根部受到損害,那棵樹能否繼續成長,以至它是否我們原本認知中的那棵樹,就會成為疑問。回到思考香港的未來上,這是一重要的考慮。不過,暫時而言,且讓我們先把鏡頭轉回香港的具體情況和中國的近代史,蓋這兩者是與以上的中華文化大題目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香港文化難以被取代

正如前文指出,1841年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將香港形容為「連一間屋也不容易找到的荒島」,當時香港唯一的資產,就只是其港口。在過去的180年間,香港毋疑是建立了不少自己的資產,不過觀乎當前的國際形勢和香港內部的社會問題,以往的優勢有多少還可以持續,令人不得不憂心。不過,無論未來外在環境怎樣轉變,香港應該還有一個很珍貴、特別,難以被任何其他城市取代,但又沒有什麼人會留意和明白的隱藏資產,這就是其文化。

香港的誕生是一個歷史的偶然,甚至被外人形容處於「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borrowed place, and borrowed time)的狀態,理論上難以形成獨特文化。不知是命運的安排還是巧合,自60、70年代起,香港竟然孕育出獨特的本土文化,尤其是在影視音樂產業,一度席捲全球華人社會。當中,更蘊含了中西文化兼容並處之道。

這種道理,沒有什麼偉論高見,也沒有藍圖,是幾代香港人處理各種生活難題、掙扎求存中沉澱得出的,務實而不花巧,是「因環境需要而創造了美德」(creating virtues out of necessity) 。從中華文化的宏觀視角來看,香港的經驗值得借鑒、善用。果真如此,將可以為這座城市開闢新天地,進一步鞏固和推進其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城市的地位。

港人不識真面目?

不過,對於這一點,大部分香港人都好像不大自覺,正如不少中國人都可能不大自覺,《易經》和伏羲的精神早已深藏在中華文化的骨髓。箇中原因,會否就如東坡先生那題在西林寺的牆壁上的名詩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香港傳奇的未來」系列 24

聯繫作者:[email protected]

古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