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回歸前,香港教育局藝術課程發展組已經與筆者討論,把粵劇納入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筆者後來加入了其中一個工作小組,參與起草《音樂課程指引》。2003年指引出版,其中指出粵劇應該成為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材,從而讓中小學生學習和認識中國文化,加強培養學生的國民和文化身分認同。2012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音樂考試亦把粵劇音樂加入聆聽卷,成為必考內容,雖然只佔6個百分點,但是對音樂科來說已經是一大突破。
2020年,筆者曾對現今中小學音樂教師發出問卷,調查他們在音樂課中運用了多少的授課時間教授粵劇,結果顯示,小學教師平均用10%的教學時間於教授粵劇,而中學教師則用6%的教學時間。其他音樂內容主要是西洋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等。
根據筆者在一些學校觀課所見,不少教師對粵劇音樂是一知半解的,他們主要依賴音樂教科書的內容和教材而施教,但這些教材並不見得優秀,只是聊備一格而已。因此,本港中小學音樂課堂教授粵劇的現況,無論在質和量方面仍然是強差人意的。
面對這個現況,歸根究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教育界的持份者,包括辦學團體、校長、教師和家長等都不了解學生學習粵劇的優點。因此,本文旨在指出學生學習粵劇的優點和學校音樂課程為何要教授粵劇。
傳承中國及廣東文化
粵劇絕對是最能代表嶺南文化的中國傳統藝術之一。粵劇是香港的集體回憶,滿載着香港上世紀初的生活文化點滴。粵劇充滿了中華文化,她有美麗的旋律、曲折的劇情、感人的曲詞和華麗的舞台和服裝,而且反映了傳統的價值觀和對理想的憧憬。
粵劇的故事取材自中國歷史、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強調忠孝節義等傳統美德,反映人生百態,讓我們欣賞、學習和反思。粵劇的說白和唱段運用了我們的粵語,令大灣區有着共同的語言和價值觀;學生學習唱粵曲亦有助他們改善懶音的問題。
由於所有小學和初中學生必須上音樂課,如果在學校音樂課廣泛地教授粵劇,這會令所有學生均能接觸這種傳統文化藝術,久而久之,將會有利於傳承中國及廣東文化。
國民教育與文化身分認同
回歸以來,香港政府希望提升新一代港人對中國的認識和認同感,從而加強他們的愛國意識,擺脫殖民文化。然而教育政策似乎只集中在直接的灌輸,例如只強調教授中國歷史、地理、通識(包括憲法、《基本法》和《國安法》)等科目,這些課程或會讓學生了解中國的現況,但是未必會令學生對中國產生情意上的改變。
我建議應該用軟性的教育,而音樂和藝術文化便是最佳載體。今天很多學校都有管弦樂團和合唱團的課外組織,這些西洋音樂教學活動或多或少都會令學生感到西方文化優於中華文化;相反,中樂團和學習中國樂器則較少見,這個不平衡將會令學校「重西輕中」的現況持續。
我們知道要學生喜歡某件事物,首先要讓他們長期地接觸,從而深入了解,才有可能喜歡;要他們愛國,應該要讓他們發現中國有哪些東西是可愛的,而粵劇和其他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便是最佳的切入點,讓他們接觸、明白並喜歡粵劇,他們便會自然地對中國產生感情和歸屬感。
托展觀眾
粵劇成為「文化遺產」,反映了它面臨消失和失傳的現況。為了傳承粵劇,我們除了培養高素質的演員外,培育觀眾極為重要,沒有足夠的觀眾,就算有好演員,粵劇也難逃進入博物館的命運。
上世紀初,香港和廣東一帶只有粵劇是市民的娛樂節目,成人多帶同孩子觀賞神功戲,耳渝目染,孩子長大後大多喜歡粵劇。今天娛樂節目眾多,如果孩子在幼年期失去了觀劇的經驗,長大後多不會喜歡粵劇,無論如何努力,可能事倍功半。因此,為了傳承粵劇,我們要托展和培育觀眾,而培育觀眾的基本,便是在基礎教育中提供必修的粵劇課堂,讓孩子在早年已經看戲,並了解粵劇文化,這對他們的德育發展亦有助益。
總結
建基於以上觀點,筆者堅信在中小學音樂課和其他科目加入粵劇,會令現況有所改觀。然而,由於今天在學校實行校本課程,學校有自主權決定教學內容,而大多音樂教師均擁有西洋音樂背景,要教師主動改變並教授粵劇,絕不容易。筆者誠望有關當局正視此問題,並作出相認的政策調整。
作者簡介:
梁寶華教授,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粵劇傳承研究中心總監、國際音樂教育學會主席、世界藝術教育聯盟執行理事、亞太音樂教育研究論壇主席,以及擔任多間大學客座教授及多項與香港學術的藝術公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