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皮厚的學習態度

學習最重要是面皮厚一點,不要怕錯誤,不要怕被拒絕,真的是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日前在學校附近遇上了舊生的家長,和她談了一會,說起了孩子的近況,我覺得記錄下來也很有意思。這女孩很有趣,每天站在校門前遇見她,她總會和我以英語交談幾句,然後才回課室。不但如此,她遇見英文老師和外籍英語老師也是這樣,無論那句話是否合文法,是否找對了詞彙,她也不管,只管說。除此以外,她也閱讀英文書籍和影片。

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只是四年級,但當時我已相信假以時日,她的英語能力一定會出類拔萃的。這孩子後來升上了很不錯的中學,她的英語成績仍然名列前茅,並且參加了英語拔尖班,聽家長說她在班上一看那些生詞都已經熟習了,有時候在班上老師偶然記不起某個字怎樣讀,她隨即也可以脫口而出,對答如流。

學習英語 秘訣在於不害羞

孩子之所以有這麼好的英語水平,除了源自她自身的努力,家長的鼓勵外,還有是她有不害羞的性格。這個我實在有深刻的感受,因為自小就是一個內向的人,上課時不敢主動提出問題,遇有不懂的地方也不會尋求協助。就連日常生活例如到快餐店買快餐,或是乘搭小巴告知司機停站,我也不太敢嘗試,碰巧如果有人代勞,我就會舒一口氣。這種性格也影響了我的學習進度,例如我學習普通話,要自己躲起來練習到覺得能夠和人溝通的程度,我才願意開口說。這種學習模式使我的學習成效有很大阻礙,我只能在無人的角落獨練習再練習,深怕被別人聽見或嘲笑。

眾所周知,學習語文,尤其是口語,語境是十分重要的,而學生不怕醜的性格無疑自製了一個語境。一般而言,香港的語文環境很多都是中英對照的,但是口語上則不然,香港人或多或少都懂一點會話英語,但是全英語的對談則較少,較多的是中英夾雜的混合使用,這可說是香港獨有的特色。不少內地或台灣的朋友來港,有時候也聽不清楚港人說的那種已經是粵語化了的英語,有時會摸不着頭腦。學生主動自己跟人說英語,加上自己閱讀英文圖書和影片,就大大增加了接觸英語的機會。原本錯用了的詞彙慢慢透過重複的運用找到了合適的表達方式,提高了熟練和流暢度,日後的進步自然可想而知。

容許失敗和犯錯

因此,在我為人師表後,總是不斷跟學生和家長說,學習最重要是面皮厚一點,不要怕錯誤,不要怕被拒絕,真的是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不過,現代的教育難點有時就是教孩子不怕輸、不怕錯、不怕被拒絕。對於年幼的,只要子孩子們遇上一點失敗或挫折,大人們就很快地要保護和安慰,很怕摧毀了孩子的弱小心靈。另外一個情況是當孩子愈來愈長大,我們容讓他們犯錯的空間就愈來愈少。無論老師或家長,我們對於高年級或是中學生的孩子,會不會把他們當成是工作伙伴?意思是我們會否將我們對成年人的期望也同樣地放在孩子身上?

我記得小女就讀幼稚園的時候,她什麼也嘗試,什麼也不怕,很多時在不同的環境也會主動舉手和參與。但近年也許她已進入青春期,有時候鼓勵她嘗試主動認識不同的人,與人攀談,她卻開始顧及自己的顏面,覺得難為情,不好意思。當她跟我說起時,她說不能想我一樣那麼面皮厚,扮鬼扮馬也沒問題,但如果她被人笑或拒絕就會覺得好醜。我當時真的哭笑不得,唯有承認自己不懂得少女心事。

說到底,學習是不止灌輸和接收的認知過程,近年學界也多以情意方面作研究,了解學生在不同氣氛、情緒、性格底下的學習情況。所以,近來女兒說我這不懂那不懂時,我坦然說:「是啊!我不懂。求求你教我吧!」

陳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