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年,流年暗換。回首三載,日常生活固然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每天站在教育前線,要處理的不單單是種種從未遇見的困難,更重要的是要面對在疫情下,如何照顧學生的學習及成長帶來的挑戰。那些隔離、幽閉、忐忑、惶恐的日子,仿如處身沒硝煙的戰場,而戰場由生活蔓延至教育現場──前所未有的斷續停課、線上課,追着疫情走的校園應變指引,面對日又新、日日新的考驗,即使是教育老兵,也心力交瘁,乃至身心俱疲──這是成年人視角的3年。在匆匆與罔罔中,未及細想,一切都成歷史。
回不去的學校日常
3年對學習而言,又是個怎樣的概念?初小、高小、初中、高中都以3年為一個階段,以往大學3年制的年代,3年足以修畢一個大學學位課程。3年過去,社會走向復常,農曆年假後全港學校也恢復全天課,這當然是個好消息,但值得思考的是,復常是否就是還原基本步?是否回復全天上課時間表,就可以無縫銜接,跳接3年前的「常」?
套用張愛玲名言,我認為我們是回不去的。過去3年,雖然我們努力在疫情中拓展、建構各種學習的可能性、優化線上教學的策略,然學校最大的功能,關鍵始終在師生、生生、家校的實體互動,以及校園氛圍的陶養,這一切不能為線上教學完全取代。
3年,對中小學生而言,是最需要友伴同行、師長扶持,以探索及發現自我、發展群性、塑造價值的重要時期。然疫情干擾,青葱歲月,美好華年,以至足以記念一輩子的校園生活道道風景,大部分時間卻無奈地坐困家中,獨對電腦──成長的困惑、學習的壓力、朋輩的相處、家庭的張力……情緒的哀樂與喜怒,由誰分擔?內心的躁動與抑壓,無處逃遁,也無從梳理。不禁問疫情3年成長的一代,他們的生命多了些什麼?又缺了些什麼?也不禁想,在復常路上,我們又應如何抓緊時機為他們填補空白與蒼白?
復課以重建學生歸屬感、樂觀為目標
規劃校園復常,我認為應當先重新認識學生。校園依舊,人面如昨,然經歷疫情三載洗禮,當須重新認識,方可能體察其不同,然後才能針對其需要,作出適切的支援。早前有團體調查第五波疫情對學生的影響,結果顯示學生在體能、學習效能及人際關係都轉差。現場觀察,亦確實如是。
故復課之初,當以重建學生安全感、歸屬感、連繫感、樂觀感為目標,配合相應的校園氛圍、課堂內外活動,讓學生循序漸進,融入校園生活,適應校園節奏,與同學、老師、學校,建立聯繫,喜愛上學。由失序到有序,也要協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時作息,守時守規,從疫情下的無序無律,逐步養成有序的生活習慣。
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能才能得以提升。當中老師更要提高其覺察力,要知道伴隨着疫情、戴着口罩,並以電子、網絡為友成長的一代,要了解、認識他們口罩後隱藏的真我,電子屏幕後的內心世界,是需要更敏銳的覺察力,方能發現問題,啟動支援協助的契機。
從無常到復常,是名符其實的「盼三年」,欣喜之餘,實要戒慎戒懼──疫情仍未全消,加上學生潛藏已久的各種成長、學習、家庭問題,相信會在回歸校園的蜜月期過後陸續浮現。總結而言,站在教育前線的任何崗位,不單未能鬆懈,更當作好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