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新:港人對共融社會的追求未改變

近3年來香港社會經歷了太多風波,動盪不安仿佛已成了常態。但港人對和平,共融社會的追求和希冀一如從前。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周永新為我們帶來他對改善民生問題的見解。

港人一直盼望香港是共融社會,遺憾的是,自2019年反修例風波以來,尤其是經過過去3年新冠疫情,港人變得煩躁不安,連帶一些社會問題,常常引起爭論,共融社會似遙不可及。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在《明報》撰文,指社會總是要向前走,港人也盼望生活能夠得到改善。如何可以縮窄港人意見上的分歧?如何在港人間取得共識,達到改善民生的目的?他有一些建議:

周永新建議,首先要澄清港人對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的看法。他解釋,以往,港人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看法,是政府少做事,盡量避免干預市場運作;但今天這種觀念已不合時宜,一些社會問題變得嚴峻,例如公共房屋供應短缺,民怨沸騰,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預,改變過去房屋供應由市場主導的看法。

香港不會變成「福利社會」

部分商界和政界人士可能認為,政府這樣做,會把香港變成「福利社會」,甚至改變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對於這種疑慮,周永新指出,港人從來沒有集體福利主義(collective welfarism)的意識,也不認為政府必須照顧市民「從搖籃到墳墓」(from cradle to grave)的需要。

周永新要指出的是,《基本法》訂明香港不會實行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在不改變香港原有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要增進民生福祉、提高市民生活品質,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最低工資時薪水平會從37.5元提升至40元,明年5月實行,升幅雖超過6%,但仍與合理生活水平有一段距離,建議未來4年,即到2027年,最低工資調升至時薪45元。

(2)建議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CSSA)的基本金額增加10%。事實證明,就算過去幾年疫情導致失業率上升,但因失業而申請綜援的個案只有些微增加,維持在2萬宗以下。擔心「綜援會養懶人」恐是過慮了。

(3)建議長者社區支援服務及基層醫療的有關開支,各增加50%。基層醫療開支約佔公共醫療總體開支的20%,就算增加50%, 也不到三分之一;增幅看似驚人,但唯有這樣,才可達到特首李家超提倡醫療「以社區為中心」的預防目的。

至於增加長者社區支援服務,目的是要減低長者對院舍服務的需求。長遠來說,這只是重新調配資源,並不會加重政府在公共醫療和長者照顧兩方面的財政負擔。

李家超提倡醫療「以社區為中心」需要龐大的支出。(Shutterstock)
李家超提倡醫療「以社區為中心」需要龐大的支出。(Shutterstock)

民選議席不是洪水猛獸

周永新又建議,詳細闡述香港的民主進程和步伐,具體建議如下:

(1)縱使民主選舉有紕漏,但直選議席實有保留的必要。建議繼續設立民選議席,用意就是要維持港人直接選舉議員的權利。

(2)就算區議會屬非政權性的組織,接受政府的諮詢(見《基本法》第97條),但運作上,區議員應該有就地區事務主動表達居民意見的機會和空間。

冀施政掌握市民共同追求

另外,在社會爭議方面,周永新提倡製造互諒互讓的氛圍。「香港是多元社會,市民對政府自有不同訴求」,但應避免將事情上升至黑與白、對與錯、公義與不公義的層面,否則爭拗永遠不會得到解決,而結果亦只會是兩敗俱傷,對誰都沒有好處。因此,他有以下兩點建議:

(1)香港是移民社會,到現在仍有近四成港人並非在香港出生。由於港人的不同文化和社會背景,所以要求市民有共同的價值觀念並不實際。然而,既然在香港生活,共同的願望就是改善生活:賺的錢多些,住的房子大些,孩子的教育好些,自己得到政府的照顧和保障全面些等等,這些都是市民的共同追求,只要政府施政順應民意,凝聚共識並不困難。

(2)港人要化解分歧,最重要是避免各走極端。過去10年,香港之所以出現3次大規模社會運動,危害社會安寧,原因在於涉及爭拗的團體和政黨各持己見、互不相讓,去得太盡就闖禍了!

周永新最後指出,香港離開共融社會仍有距離,但化解爭拗,唯有理解對方的立場和意見,共同追求和平諒解,香港才會有進步,民生才會有改善。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