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宜借鏡美國高中學分制

香港的資優教育絕大部分只能以課外形式進行。這種「逃學威龍」的生涯就像《倚天屠龍記》中的七傷拳,如果功力不足,反而會自受內傷,嚴重影響學業……
在普林斯頓大學的課堂上,不時會遇見一些高中生和我們一起學習。他們並非曠課逃學,而是名正言順地參加了高中與大學合辦的雙學籍課程(dual enrollment program)。此事亦引起了我對香港教育制度的一些反思。
 

學分制容許靈活學習

 
美國與香港教育哲學的最大分別之一,在於美國教育強調每位學生的個性,而香港教育則較講求學生的共性。接觸過美國大學入學試 SAT 的朋友都知道,其要求一般遠低於香港的考試。例如數學必修部分所需知識,大部分僅屬香港初中程度。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包含更多知識的科目,解題牽涉的思考過程均甚為簡易。相比之下,香港中學文憑試的知識水平不亞於 SAT,而思維層次更是高下立見,使接受12年免費教育的學生達致較高而較一致的集體標準。
 
這是否就代表美國學生的水平必定不及香港學生呢?非也。因為美國的高中課程不是以準備公開試為目標,而是實行「學分制」,讓學生在一定的規範下靈活挑選課程,按適合自己的廣度和深度去自由發展志趣。事實上,不打算考讀大學的高中生一般不會參加 SAT。另一方面,不少高中提供大學先修(Advanced Placement)課程,在高中教授大學一年級的內容,而某些頂級高中的課程更達一般大學二、三年級程度。
 
此外,有超過70%的高中安排學生直接到大學上課(並可算作高中所需的學分)。我曾有一位聰明絕頂的數學課助教 Will Sawin,在中、小學時期便於耶魯大學修畢數學、經濟兩科所有課程,獲頒榮譽雙學位,因此高中畢業後便直接成為普林斯頓博士生。雖然美國教育的基本要求遠遜香港,但其最頂尖學生的水平,卻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香港應將「班建制」改為「學分制」

 
香港高中沿襲英國的「班建制」模式。學生預早選定科目後,在校內基本上便按照劃一的三年課程進行學習。由於這項限制,香港的資優教育絕大部分只能以課外形式進行。一方面,校方、政府、香港資優教育學院和其他機構在週末、假日等課餘時間為學生提供各類增潤課程。另一方面,一些取代常規課堂時間的資優教育計劃也於近年萌芽。據悉,某本地大學跟部分中學達成協議,讓一小批能力較高的學生在每星期某些日子(例如逢星期二、四)請假到大學上課,同時兼顧中學課業。
 
我自己在中學時期,作為數學及物理奧林匹克的港隊成員,亦不時須連續離校個多月,以參加集訓及比賽。這種「逃學威龍」的生涯就像《倚天屠龍記》中的七傷拳,如果功力不足,反而會自受內傷,嚴重影響學業。首先,資優生未必科科擅長,缺席大量課堂可能會在某些科目「焦頭爛額」。其次,即使通曉中學課程內容,應付大量功課始終需時,難免左支右絀。雖然我的學業能力比較全面,但也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跟上課堂和功課的進度,並保持全級頭三名的成績。
 
依我之見,要讓每位學生盡展所長,真正釜底抽薪之策乃是改行「學分制」。同時,為發揮香港中學課程高水平的優勢,可保留文憑試作為投考大學的標準。這樣,既可避免美國教育制度導致部分中學畢業生基礎過弱的弊端,能力有裕餘的學生亦可跳過部分階段的課堂,用多出來的時間修讀某些科目的進階課程,或涉獵其他科目(無需達到文憑試程度)。
 
當然,大規模改革實非朝夕之事。幾年前,一間本地大學的行政管理人員告訴我,該校正與政府當局商討,安排一批學生先用較短時間完成特定科目的中學課程,然後在該科目的課堂時間到大學學習。短期而言,這個不與常規學業抵觸的方案值得發展。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方可為未來培育出更多高質素人才,長遠提升香港競爭力。
 
原文刊於《大公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Flickr/Creative Commons/Maryland GovPics)

盧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