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談談經濟情況,本港今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急挫4.5%;而9月份的通脹率達到4.4%,經濟是不理想了。香港需要盡快復常,以解決多方面問題。
香港經濟收縮
11月1日,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預估數字,按年急挫4.5%,遠遜市場預期跌0.8%,亦是2020年第二季以來最差表現,並較第二季的1.3%跌幅顯著擴大,比第一季收縮3.9%更差;按季計,第三季GDP收縮2.6%,扭轉了原本按季改善的勢頭。但慶幸的是香港失業率只有3.9%,數字回落可能跟政府的消費券刺激經濟方案有關。
國內經濟政策
國內在控制通貨膨脹方面十分到位,憑藉政府的有形之手作出了合理的調控,讓通貨膨脹可以控制在3%這合理水平之下。不但如此,中國M2貨幣存量從本年的1月起,不斷增加,最近半年更出現雙位數的增長率,10月的M2貨幣存量同比增加了12.1%。
在各國收縮貨幣政策的同時,國內竟然可以放寬,實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相信沒有什麼國家可以做到。其實內地這樣放水救經濟,是抗衡美國激進加息的政策。美國今年3月以來聯儲累計加息375點,是本世紀80年代初以來所未見的。由於息差關係,美元急速回流美國,使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這樣令到美國以外的國家通貨膨脹更加利害,股市及房地產價格下跌。尼克遜時代的美國財政部長康納利曾揚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割羊毛」(Fleecing of the Flock)或稱「割韭菜」,就是指現在的情況。
內地提高貨幣供應,讓缺乏美元的市場有足夠流動性,這政策除了有助於解決市場對資金的需要外,還可以避免銀行體系出現系統性危機,為各行各業注入資金動力,有助避免經濟衰退出現。現在國內的貨幣政策就像2003年沙士後的量化寬鬆政策,透過提高貨幣供應,解決社會及經濟問題。希望國內外疫情盡快得到控制,能夠盡快通關,讓經濟及人民生活亦恢復正常。
香港的人口結構及人口政策
持續數年的世界經濟不景氣使香港出生率下降,而在新冠疫情及移民潮的影響下,近兩年香港的人口減少了約14萬人,當中不少是年輕人。政府最近推出了政策以挽留人才及搶人才,目的是為了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出生率低的問題在於生活成本愈來愈高,而且人口老化問題十分嚴重。香港人的平均年齡大約在46至47歲左右,隨着戰後嬰兒潮出生的小孩步入銀髮一族,他們對香港的醫療及福利有強烈的需求,是政府福利開支持續增加的原因。
本港人口持續高齡化,65歲及以上的人口佔整體人口的比例,由2011年的13%上升至2022年的21%左右,但遺憾的是出生率愈來愈低,0至4歲的嬰幼兒佔整體人口的比例,只有2.9%。人口老化會令經濟失速,使經濟活力下降。
在人口老化問題下,香港需要更多青少年為香港未來發展增添動力,「青年興,則香港興」,香港需要一班有幹勁的年輕人為香港未來拼搏,迎接未來的新機遇及挑戰。這令筆者想起了梁啓超先生於1900年發表的《少年中國說》,節錄如下: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如果社會出現人口斷層,沒有了一代的青年為香港打拼,可能會使香港失去光環。
嬰兒出生率受疫情及通脹衝擊
在香港,年輕一代的結婚年齡愈來愈大,而且生育率愈來愈低。根據香港統計處的統計結果顯示,0至4歲的嬰幼兒佔整體人口的比例,只有2.9%,而60至64歲的人口約佔8.5%。這表示20年後,當他們長大後,到社會工作時,要照顧比他們人數多接近3倍的老人家,可以想像到到時他們有多吃力。同時,未來數年因學童人數大減,入學的人數將會大降,教育界將要面對新一輪的縮班潮,導致教師流失。政府除了要優化生育政策外,還應為教育業界出力,挽留受縮班潮影響的教育專業人才。
鼓勵生育 為社會添新丁
要解決人口失衡問題,就長遠來說應鼓勵生育,可從降低生育成本做起。其實政府近年推行多項措施,為有意生育的夫婦提供育兒支援,當中包括:2019年將侍產假增至5天;2020年將產假增至14星期;將薪俸稅下的子女免稅額累增20%至每名120000港元;自2020年起,就幼兒中心的服務費用,提供每月600港元的津貼等,但依然未能成功令到出生率向上,政策似乎要再加強。
新加坡的鼓勵生育政策被譽為亞洲中最全面的,因此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其內容如下:嬰兒花紅現金獎勵計劃、家長稅務回扣、較長的育兒假期、更為慷慨的託兒資助、資助企業提供靈活工作安排、有意生育的父母可獲房屋優先權及提供更多輔助生殖科技的支援,香港可以仿傚。
環球形勢變化萬千,特區政府為香港復常做了很多準備。「香港回來了」,特首說,要香港尋回昔日的繁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香港除了要搶人才、吸引人才及培育人才外,鼓勵生育亦十分重要,鼓勵年輕人生育為未來的香港注入新動力,改善人口結構及挽留教育業界人才,盡快放寬入境條件,尋求與內地通關,讓香港真正重返國際舞台滙聚各方之才,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正道,才是把獅子山下故事說下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