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葬禮過後,英國社會便要復常,英國未來的發展引起各界關注,有政治學者對此憂心重重。
新英王形象 惹內外擔憂
過去多年來,已有英國人民開始質疑王室的存在價值,認為王室成員不但對國家沒有太大貢獻,且經常傳出醜聞,影響英國國際聲譽,例如新國王查理斯三世當王儲時的婚外情、前妻戴安娜王妃的車禍意外、其胞弟安德魯王子的性侵醜聞、兒子哈利王子與妻子梅根出走王室等,因此部分民眾認為,納稅人要替王室的奢侈生活買單,確實難以服眾。
但無論如何,英女王還是有其個人魅力,她和藹可親的形象,過去70年來深入民心,獲當地百姓愛戴,特別是她上任初期,英國處於太平盛世,人民對她的喜愛和擁護亦無可厚非。
但踏入21世紀,英國經濟逐漸衰退,人民很自然對王室萌生倦意,改變態度,加上查理斯三世的形象並沒有如其母親般「入屋」,據英國一個針對千禧一代的民意調查顯示,查理斯三世的支持率,只有其母親的一半。外界認為,查理斯三世個性鮮明,民眾擔心他將會反其母親一貫的沉默作風,插手干預國事,而英國君主理論上有權罷免及委任首相、解散國會等,就此英國人民對新任國王的未來表現存疑,亦有機會令英聯邦各成員國對英國王室及君主制度的忠誠大打折扣。有政治學者推測,英國可能將面對內外分裂,王室的聲望和影響力亦將逐漸下跌。
以英聯邦為例,加拿大有一半以上人民不贊成繼續以英國國王為國家元首;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也表態,指於任期內會考慮就議題舉行公投;新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也表示,在其有生之年將能看到新西蘭走向共和。由此可見,隨着英女王逝世,英聯邦分裂問題將會進一步浮面,愈來愈多成員國會脫離英國君主制,邁向共和。
而英國本土分裂的問題亦很嚴重,脫歐後所產生的一連串問題,更是造成分裂的催化劑。蘇格蘭一直想脫離英國獨立,並於2014年舉行獨立公投,結果未能成功,當地執政黨蘇格蘭民族黨心有不忿,一直以來都希望盡快再次全民公投;至2016年英國就脫歐進行公投,盡管大多數蘇格蘭人反對,但全英國整體卻選擇退出歐盟,此公投結果必然增強了蘇格蘭的離心。
脫歐催化 蘇格蘭北愛獨立問題
另外,類似的脫英問題也正在北愛爾蘭醞釀。英國脫歐後,與歐盟制定了「北愛爾蘭議定書」(Northern Ireland Protocol),當中訂明北愛爾蘭正式脫離歐盟單一市場,但歐盟貨物自由流動規則和歐盟關稅同盟規則仍然適用,確保北愛爾蘭和島上其他地區之間沒有海關檢查或控制的特別安排。
議定書在愛爾蘭海沿岸建立了一個把北愛爾蘭與英國本島分開的海關邊界,以替代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的陸地邊界,但這條邊界卻使愛爾蘭的親英主義者倍感焦慮,因此前首相卓慧思提議單方面修改議定書部分內容,結果惹來北愛爾蘭反對。
筆者並非英國人,但從客觀分析,認為從文化教育角度,英國王室體制是有其存在價值的,已故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就如同「活教材」,有助國民了解和學習英國歷史,認識國家;但現實是殘酷的,俗語云「窮在鬧市無人問」,英國經濟持續下滑,北愛爾蘭、蘇格蘭、英聯邦成員國脫離英國的決心日益俱增,所以難怪多位政治學者都認為英國會面臨分裂、王室被架空,君主制度最終完全崩潰。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