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痛怎麼算?

作為人體最大的關節,除非因意外受傷,髖關節的痛症多數屬於慢性病發,而且比較難發現。

筆者讀書年代,香港盛行武打動作電影和電視劇,一代英雄黃飛鴻、陳真、大俠霍元甲可謂如數家珍,對頂頂大名的李小龍先生更是耳熟能詳。當中有提出「腰馬合一」的武術概念,講求腰和腿在肢體運動時互相配合。引伸到現代的人體力學(human mechanics),便着重髖關節和髖屈肌群的運用,筆者今日就同大家分享這個人體最大關節。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髖關節的構造:一對髂骨(Ilium)和骶骨(Sacrum)建構了臂部主體──骨盆。骨盆上方連接腰椎,下側兩邊各有碗形髖臼(Acetabulum)接合了大腿股骨頭(Head of femur),以球窩關節(Ball-and-socket Joint)組合成可活動的髖關節。而恥骨(Pubic bone)和坐骨(Ischium)就構成臀底部。

運動後腰部下方肌肉酸痛?

髖關節內髖屈肌組織(Hip Flexors)負責雙腿動作,當中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由脊椎穿過兩邊骨盤腔,結合腰小肌(Psoas minor muscle)和髂肌(Iliacus muscle)組合成髂腰肌。這組肌肉負責整個髖部屈曲,例如躺臥時,將髖關節摺起成抱膝姿態。無論是坐下、踎低、跑步或踩單車,髂腰肌都負責髖和腿一連串交叉屈曲動作,所以完成一連串劇烈運動後,大家有時會覺得膀胱兩側(鼠蹊部)肌肉疲倦或疼痛。

順帶一提,髂腰肌中的髂肌和上方的腰肌均負責支撐腰椎挺直。但很多人訓練腰肌的同時,往往忽視了髂肌這組輔助肌肉的重要,所以明明擁有結實的背肌和腰肌,卻仍然出現下背部疼痛的問題。

縫匠肌──人體最長的肌肉

由骨盆向下發展便是股直肌 (Rectus femoris) 和縫匠肌(Sartorius muscle),兩者由骨盆沿大腿向下連接至膝蓋髕腱,是人體最長的肌肉。作為股四頭肌之一,負責提腿、跨步等動作,是一組明顯而強壯的肌肉。

闊筋膜張肌 (Tensor fasciae latae)位於大腿兩側,負責於站立、屈曲和關節轉動時約束肌肉,保持動作的穩定性。尤其當肌肉疲倦時,闊筋膜張肌便會收緊去保護大腿肌肉。其作用有點像運動員在肌肉表面張貼長條形的顏色彈性膠布(KT Tape),目的是在運動時增強肌肉收縮能力,緩減受傷或疲勞的肌肉痛楚,加強肌肉出力。

作為人體最大的關節,除非因意外受傷,髖關節的痛症多數屬於慢性病發,而且比較難發現。常見的有「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是球窩關節內的軟骨組織隨時間磨蝕,令到骨與骨之緩沖位縮窄,大腿股骨頭出現異常骨質增生(生骨刺)。痛楚位置通常是鼠蹊部,有時候會延伸到臂部、膝頭、大腿兩側肌肉。退化性關節痛會隨年齡增加,髖部通常於早上或晚間、落雨天、轉季時會特別疼痛。一般情況下,醫生會以X光檢查便可見到如關節收窄、生骨刺等骨骼生長異常,而超聲波能幫助掃瞄深層肌肉的損傷。

其他各類型的關節炎包括由免疫系統問題引發的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創傷引致的髖關節加速退化等。長期酗酒、不適當使用類固醇會減少骨頭的血液循環,骨頭表面出現缺血性骨壞死變形。

除了關節炎,引發髖關節痛症的還有肌肉拉傷、坐骨神經痛、骨折等。肌肉拉傷常見於競技比賽運動員身份上:籃球員、足球員比賽時經常作出急速衝刺、突然轉向、跳躍、提腿跨步等動作,很容易會觸及腹股溝(Groin)韌帶及髖關節組織受傷。

髖關節強健  有助減少受傷

有時候髂腰肌緊張亦會令到活動時感覺痛楚、僵硬。要證明這一點可以進行「FADIR Testing」作自我檢查:將身體躺平在地面,以雙手抱單膝,另一隻腳如果不能保持水平貼地(需要微微屈曲),就表示髖關節肌肉過緊,或可稱為「髂腰肌症候群」(IIiopsoas Syndrome)。通常運動前後欠缺伸展動作,或辦公室長時間坐下令到髖關節摺曲,都會令到之後身體長期站立、上落樓梯、深蹲、運動時感到痛楚,並且關節活動能力減弱,股部肌力下降。當然嚴重的痛症則可能是髖關節結構不正常發展導致「股骨髖臼夾擠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當一般認為跑步人士足部受傷,是源於腳掌落地習慣性內旋(假如內旋幅度過大便會「拗柴」,筆者另有文章講解),以及穿着不合適的跑鞋所引致。Mackenzie Lobby於2009年在Runner’s World發表的研究指出,髖部肌肉強度不足,無法控制大腿去配合小腿和腳掌扭動,是引致足部尤其膝關節受傷的決定因素。坊間有很多包括室內和水中的鬆馳關節和增強肌肉的運動,篇幅所限,往後有機會再談。但由受傷或退化的髖關節肌肉在短時間內是難以自然癒合,如果遇到相關問題還是建議及早尋求治療。

參考資料:https://www.runnersworld.com/advanced/a20789553/do-weak-hips-cause-pronation/

作者簡介:

彭俊耀,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聖公會福利局轄下診所高級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永久會員;曾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20多年, 擁有豐富臨床經驗。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學士、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物理治療健康科學博士。曾於多份國際期刊出版文章,議題包括超聲導航幹針、老年膝關節退化和三維立體動作分析,以及多次受邀於醫院管理局大會、澳洲睡眠質素會議及亞太復康會議中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