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引入設計思維 突破房策框框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她盡量一星期考察一次地盤,觀察到不少年輕員工都感受到這份使命感,希望大家可以保持熱誠、抱持無論困難多大、任務多重,都要繼續做的「方艙精神」。

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10月7日提交「百日報告」,就指定項目制訂過百項關鍵績效指標,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會考慮將建議納入19日發表的《施政報告》內。建築師出身的新任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本社專訪表示,局方會運用設計思維,跳出框架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在兼顧數量達標以外,也會關心住戶的生活素質。

何永賢中學就讀傳統學校,與大眾印象中的建築師不同,她自問各科成績頗平均,臨近大學選科時舉棋不定。碰巧一名任職建築師樓的師兄回校分享,有機會參觀則樓和港大建築系,發現工作不死板,設計圖、建築模型各種事物都引起她的興趣,加上入學和就職對不同個性及能力的人彈性高,便毅然報名,並獲取錄。

最初的學習經歷並不順利。她形容,以往習慣凡事都有標準答案,但建築系習作都是開放式,不時感到毫無頭緒、無處下手,曾一度打算放棄,轉讀測量系。豈料期終習作取得好成績,當時系主任勸她留下,所以她至今仍感激系主任及建築系接受了她,令她磨練出不一樣的人生路。她認為,建築行業着重設計思維,鼓勵跳出框架,發揮創意,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可以應用的範圍十分廣泛。

由商業走進公共服務

畢業後她加入一間商業項目主導的私人則樓。但她認為自己不擅長商業計算,相反政府項目多元及多變化,所以考獲執業資格後轉投建築署。她慶幸在建築署有機會參與營建學校、康樂設施、實驗室、政府總部、法院等。「我到今天都很喜歡特殊學校的建築項目,因為要照顧有不同特殊教學需要的學生,需要考量許多細節。就職建築署的30年累積的經驗十分豐富,學習成果豐碩。」

她曾被借調至發展局,參與「起動九龍東」計劃,及後回到建築署,並負責抗疫工程等項目,雖有苦有樂,但一一全身全心投入其中。她形容,建築師需要把客戶以文字提出的要求(design brief)轉變成立體建築物,再親眼見證地盤由一塊荒地變成一幢實實在在的建築,「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她表示,設計靈感並非妙手偶得,而是有一套分析方法,那便是設計思維。由「起動九龍東」計劃開始,政府逐漸在不同發展項目引入設計思維、與民共議的元素,例如她曾牽頭與食物環境衞生署、香港設計中心等合辦「請廁教──香港公廁再發現」項目,舉辦一系列工作坊,讓公眾和不同界別專業人士參與,「透過設計思維尋找一些更好的方法」,為遭到詬病的公廁設計和管理注入創新思維,最終計劃訂立了一份設計及管理公廁的指引。在「起動九龍東」中,她學會了將設計意念向民眾(將來的用家)解釋及與民共議的技巧,以及反過來整合市民意見,完善設計圖。

何永賢指出,在發展局學會與民共議的技巧,以及反過來整合市民意見,完善設計圖。
何永賢指出,在發展局學會與民共議的技巧,以及反過來整合市民意見,完善設計圖。

革新政府興建模式

在位建築署署長1年半,她自言有幾件事為擔任房屋局局長打下很好的基礎。一是在抗疫工程中,與建築業界商討如何以極快速的方法興建大量設施的經驗。過程中需要政府內外緊密地合作、業界使用新型技術才能推進項目,「希望日後有機會可以應用到房屋供應的挑戰上」。

其次是體會到建築科技的進步。近年建造業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勞動人口老化,工人平均年齡已屆55歲以上,傳統需要大量體力勞動、高空工作的方法會招致許多問題。因此,發展局決定推行「建造業2.0」的產業改革,引進新的建築方法。何永賢曾到訪英國考察「組裝合成建築法」如何應用到酒店及學生宿舍,驚覺預製組件的供應商在中國江門市。既然香港鄰近江門,更應思考如何落實應用方法。

她坦言,房屋署項目的重複度很高,一種類型的單位可以重複興建上百上千次,但正因如此,可以嘗試推動「建築工業化」,善用規模經濟效應,提高建屋效率及降低成本。「建造業2.0」正由發展局帶頭,推動更廣泛應用建築信息模擬方法(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改善建築流程,以至未來物業管理等。

房屋問題癥結在哪裏?

雖然歷屆政府不斷提出新方法提高房屋供應速度,但房屋問題依舊是「香港最痛」。被問到癥結何在,以及有沒有能力解決?她從自己過往建築署的經歷,道出在議會遇過的問題,有些項目已評標,卻硬生生在議會拖了兩年多才通過。

「1992年我進入政府時,申請工程撥款速度較快,但當議會的政治爭拗日益加深,問題愈扯愈遠,那10年多,幾代署長都嘗過如何苦等都進不了立法會大門的苦惱。」遇上立法會辯論爭議較大的項目時,乾脆留在辦公室看會議直播,直到上一個項目通過後才走到立法會。

她指出,審議時間過長也導致建造業同工大失預算。不僅不知道項目什麼時候才能通過,突然間又會一大堆項目短時間內通過,導致同事、顧問公司和建築公司等急急準備出標投標、同時開工等情況,無法有秩序地分配勞動力,發展不同項目。

何永賢慨嘆,以往議會議事曠日持久,市場無法有秩序地分配勞動力,發展不同項目。(亞新社)
何永賢慨嘆,以往議會議事曠日持久,市場無法有秩序地分配勞動力,發展不同項目。(亞新社)

政商民合作解決問題

「當然,作為房屋局局長對於推動房屋項目責無旁貸,但希望社會各界在接觸到房屋項目時,想想住在劏房的市民,在提出反對前多想一想。」她語重心長地表示,發展公營房屋及過渡性房屋,不僅需要政府努力,更需要商界及民間支持。

她表示,目前房屋政策正朝着政、商、民三方合作的方向邁進,為政府提供更多資源。例如在過渡性房屋項目,商界會借出土地,有些更可供約6000人居住;不少非政府組織,即使不擅長於房屋方面的建設,也積極參與過渡性房屋項目,落成速度加快,當年撥款預期落成20000個單位,現在已經接近22000個單位,超出約10%,她形容「絕不簡單」。

她表示,房屋局有一組同事專責處理過渡性房屋事宜,不少NGO反饋這一組同事「超額投入」,「有什麼問題都很快回覆,甚至半夜也會回覆短訊。」當同事傳送照片來,顯示遷入家庭在中秋節歡聚一堂、小朋友開心地玩耍,覺得很窩心。她希望同事的努力可以逐漸得到社會認識,讓社會看見政府的力量。

政府於2014年公布《長遠房屋策略》,以期逐步扭轉目前房屋供求失衡的局面。2021年公布延展10年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01000個單位,但是頭尾5年的落成量並不對等,頭5年僅有10多萬伙落成,因此頭5年目標要聯合社會各界,提高過渡性房屋供應,減低兩期差距,變得相當重要。

何永賢分享,房屋局致力提供設計人性化的公共空間及設施。
何永賢分享,房屋局致力提供設計人性化的公共空間及設施。

置業階梯的終點在哪裏?

現時,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2018年的六四比調整至七三比,當中七成是公屋及綠置居,三成是居屋,何永賢形容為市民置業階梯提供了合適的比例。她指出,居屋在幫助年輕人置業擔當重要角色,而政府已經將居屋售價由與市價掛鈎改為與市民購買力掛鈎,相信可以理順置業階梯,幫助年輕人置業。

然而,置業階梯並非公屋、居屋、私樓這麼簡單。「過去政府不時測試不同形式的置業階梯,哪種在市場上實施較好,包括首置、與市建局合作建屋,以至不同方式的定價。」而且,置業階梯並不代表政府在設計及營建公屋時會馬虎,雖然工業化難免令樓宇設計偏向一樣,但何永賢分享,房屋局致力提供設計人性化的公共空間及設施,連繫居民,希望他們可以共享生活,就像遷入過渡房屋的家庭一樣,可以在中秋節歡聚一堂。

對於有市民質疑部分綠置居單位過細,她補充道:「現時看到不同類型的單位比例是以往訂下的,也有一些是為了善用個別地塊的形狀才出現的,政府會一直調校比例,未來或會降低細單位比例。」但她強調,細單位也有市場,「當放大單位面積時,部分市民未必有充裕的資金上車。」

何永賢表示,上任房屋局局長後,愈益感受到社會迫切的期望,也正正是這一份期望,令工作多了一份使命感。現時,她盡量一星期考察一次地盤,觀察到不少年輕員工都感受到這份使命感,希望大家可以保持熱誠、抱持無論困難多大、任務多重,都要繼續做的「方艙精神」,當5年後回過頭來看,便會覺得很值得。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