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另類世界盃的贏家

今年舉辦時間由傳統的夏天被謄挪到11月下旬至聖誕節前。這別出心裁的安排,對該運動項目、賽事營銷和贊助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到決賽日埋單之時到底是誰會笑到最後,或有懸念。

都説今年是盛事之年,有回歸25周年,也是許多著名會議的舉辦年,其中之一、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卻因為贊助的主辦國地理位置特殊,為平行賽事在酷熱天氣下的比賽,跟盛事必須的營銷和廣告之間的矛盾,今年就把舉辦時間由傳統的夏天,謄挪到11月下旬至聖誕節前。這別出心裁的安排,對該運動項目、賽事營銷和贊助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到決賽日埋單之時到底是誰會笑到最後,或有懸念。唔,真的嗎?贏家不是挺明顯的嗎?

營銷世界盃

世界盃的營銷具有挑戰性,但也是一個很賺錢的項目。在2015-2018年的周期中,國際足協的收入達到了64億美元的新高──其中83%來自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因為足球是全球最吸睛的運動,世界盃尤其享有極高的媒體宣傳力和球迷覆蓋率,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型體育賽事,與奧運會不相伯仲。

作為「品牌經理」組隊落場踢比賽,國際足協的營銷團隊需要為該「產品」的傳播、分銷和服務管道找出的最佳組合。由於每次賽事的主辦地點都會不同,這不僅對賽事在舉辦之前、期間和之後,都必須有差異化的安排。可以說,國際足協也是在打一場廣告營銷的世界盃,比賽規則是要將賽事的品牌管理和主辦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目標,結合起來。

踏入千禧年,國際足協為世界盃做了一次品牌重塑。新的世界盃商標沒有背祖棄宗,而是建立在其傳統之上。但最重要,而也許時商業上實際的需要,是主辦國作為品牌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運動盛事與東道主和目的地的元素匹配,形成正循環,同時防止盜版或非法佔用。

鍊金世界盃

世界盃「品牌」對主辦國的遊客或其他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幫助,是否值得納稅人大破慳囊,卻有不少爭議。正常的預期是,賽事鋪天蓋地的推廣,會令項目愛好者(球迷)直接參與,增強對主辦國的好感,再而影響相關行為如消費、購物和重訪主辦國。例如,有研究表明,南非2010年世界盃確實改善該地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形象,世界盃舉辦後國家的品牌形象,跟足球遊客對南非的看法之間,有正關係,還有其他不少實證的研究數據支持這個正回報的講法。

不過,熟悉本欄的讀者應該能預期下面將談到的內容:

任何的投資,回報應有兩個部分:第一是項目的盈利或現金流,這部分很重要,是基本盤;但是,在不同的經濟或投資周期,也許第二部分才更重要,那就是投資要付出的溢價,在股票投資上我們稱那溢價為市盈率,而在企業融資的預算上我們就把溢價説成為淨現值,有正有負,即NPV。

在主辦世界盃這個鍊金賽上,大部分的主辦國落場踢,拍板投資了這場煉金盃,卻往往因為出手的市盈率過高,或因現金流太遙遠、貼現率過高而成為負淨現值的投資,贏名聲、輸金盃、賠大錢。

所以,國際足協有份落場踢的兩場另類世界盃,它作為參賽方,正常情況下,穩操勝券。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艾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