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政黨政治要走第三條路,在概念上,說得通,既然有一條路,便可有兩條,三條,甚至是四條,五條,任由你分說。可是在現實的問題上,便無所謂有多少條路的問題。
「少數政府」不穩定
就以政黨的理論來說,有用數字去觀察的,例如,「一黨制」,「兩黨制」,「多黨制」,也有用意識形態去觀察的,例如「保守黨」,「自由黨」,「左派政黨」,「右派政黨」。這兩種分類屬最常見。至於還有「無政黨」的說法,因為屬罕見,一般在新興國家建政伊始出現一大堆論政團體(可以「政團」稱之),政黨建構還未落實,才有此現象,一旦選舉塵埃落實,政黨也就成形。
就算是有這些政黨理論,就以數字政黨去看,即使有第三黨去為自己定位為「第三條路」的政黨,可是政治現實很無情,如果三黨在選舉中出現「平分秋色」,勢均力敵,便會落得無黨以過半數勝出而執政,只能靠其中兩黨談好條件同意聯合執政才行。這種情況一般稱之為「少數政府」 (Minority government),成為政府而不在議會實實在在擁有「多數」(Majority),要靠兩黨瓜分執政權,便有權力瓜分不平而告爭議紛起,政府內部出現權鬥,危機四伏,倒台的機會也就隨時爆發。這種情況出現在「少數政府」身上幾乎已成政治的定律。因此,「少數政府」變成了政權不穩的代名詞。
一黨制或兩黨制才能發揮功效
研究政黨政治與其制度的學術界都很清楚,在政黨制中,只有兩黨制或一黨制這兩條路才能發揮政黨政治的功效。兩黨制在英美行之有效,在美國自建國以來便成功建立了共和黨與民主黨,兩黨都能以各自政綱長期維持交替執政的成績。
共和黨政綱傾向大企業,但以提供就業機會與勞工福利去平衡勞資利益於不破的關係,取得其發展空間。反之,民主黨政綱則傾向勞工界,但也能發揮工會與資方利益槓桿的作用,把勞資雙方維持在互相依存的關係作為該黨的長遠目標。
這兩黨就好像鐘擺那樣一左一右跟著經濟規律伺機應運而起。經濟好景時是共和黨的機會,經濟不景時便輪到民主黨左右大局了。像1929年經濟大蕭條前後出現民主黨著名總統羅斯福,想到「新政」方針平衡勞資利益以渡過經濟危機,便是典型的例子。
英國自國會走向議席開放選舉與開放政黨運作以來,便很快走向兩黨制,保守黨以保皇與貴族為其政治目標,自由黨則傾向平民大眾的勞工階層。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英國的社會保守勢力與時並進,成功獲得新興資產階級的支持。自由黨則未能洞悉工業革命後不斷壯大的勞工政治的危機,讓工黨有機可趁,以勞工為名建黨,打正旗鼓是工人的政黨,很快便把自由黨的選民基礎抽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藉著資產階級被戰爭所創傷的機會,工黨成功爭取到工人的全力支持,而在1947年贏得國會大選執政,之後便在保守黨與工黨之間此消彼長交替贏得國會大選執政。由此可見,一旦兩黨制打下基礎,第三黨很難有機會,即使有,也只能是取代其中一黨,回到兩黨的格局,不會出現三黨鼎立而變成「少數政府」。主要是選民長期見證到兩黨所提供給選民制衡政黨以迫使政黨就範的優勢,是多黨制辦不到的。
「第三條路」行不通
用兩黨制的優點可見第三黨很難有發展甚至存在的空間。若以道路去形容,第三條道路行不通是也。
在兩黨制沒有第三黨存在的空間,同時,在一黨制裡也都沒有發展的空間。根據亨廷頓的研究,在新興國家中,曾出現多黨制而紛爭不停。最後沒出現兩黨制,而是一黨獨大的格局成為有效執政的選擇。之所以如此,亨廷頓指出:多黨成事不足,敗事有馀,最後政局發展的結果會因為出現政治強人而成功將其他政黨擊垮或加以收編,統一在政治強人領導的一黨政府。
亨廷頓認為,一黨雖非民主的最佳選擇,但確是有效執政的選擇,對於新興國家來說,打造民主社會過程漫長,通過有效執政去為社會發展進步,從而奠下民主的基礎,未必不是可取之道!
(請按頁2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