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已回歸四分之一世紀,3年前的社會事件與接踵而來的世紀疫情對香港教育帶來甚大的衝擊,25年來教育改革帶來的爭議不斷,後續如何發展,要看新一屆政府的領導與教育局的決心。
通識科
中學學制「334」的改革,引入通識教育,並訂為必修科目,原意是希望學生綜合不同學科的理念和價值,掌握和研習不同情境的議題進行探究和反思,希望青少年人理解並從所提供的資料回應並提出個人的判斷和反思。由於通識所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教育局並未有如其他科目般要求教材送審,各校便自行擬訂。
通識科的教學策略與傳統科目的教學策略不同,教師只有短期的培訓便要轉型,對通識科課程及教學策略多未能掌握,更有不少由其他科目的教師兼教,做成很大的落差。由於課程的欠缺監管,部分教師引用偏頗的教材,並以批評作為評核的取向,當部分教師灌輸一些偏頗的政治觀念時,便容易引動部分學生動輒批評政府的政策,積累不滿。2019年的社會事件,是否與通識科有關,至今仍有爭論。
母語教學
上世紀80年代,政府鼓勵中學推行母語教學,1997年9月教育署宣布強制公營中學於1998年新學年開始分階段推行母語教學,但保留100所(最後為114所)中學仍以英語授課。新措施的推行令學生少了接觸英語的機會而導致香港學童英語能力下降,家長普遍希望子女能入讀英文中學,致令部分被逼轉為中文中學的學校出現新生素質下降,加上香港出生率偏低,部分中文中學因收生不足而縮班甚至停辦。
由於重英輕中,而直接資助學校不受教學語言的限制,部分較有名的學校因能收取學費而轉為直接資助學校,部分收生不足的學校也轉為直資學校,標榜以英語授課,卻能繼續營運,也甚為家長接受。2003年母語教學推行下的首屆應屆會考,學生英文科的成綪大部分有下降情況,而入讀大學的機會率中文中學的學生較英文中學的大減一半,大學指出,若中四、中五轉以英語學習,入大學的機會明顯增加。
2008年教育局宣布有條件地容許中學自行決定教學言語,經過3周期的微調政策,開辦英文班的門檻放寬,所有學校在微調框架下均享有不同程度的開班酌情權。
學校課程改革的價值教育
教育統籌委員會於1999年提出教育制度檢討諮詢,提出培養我們的下一代成為「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的終身學習者。課程發展議會1999年發表「香港學校課程的整體檢視報告」,提出要加強學生所需的基本能力元素,包括積極的價值觀和態度、批判性思維、資訊科技、創造力、處理人際關係、尊重他人等。2001年發表的《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列出23項核心價值、27項輔助價值、25項態度,並要求學校在各個學習階段加入一系列培養價值觀和態度的學習重點。
2002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則明確要求學校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尊重他人、堅毅和承擔精神5項價值觀,2008年《匯聚百川流‧德雨育青苗: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增加誠信和關愛兩項,2019年經過社會運動,又增加了守法和同理心兩項。課程發展議會並於2020年12月成立「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負責建議及檢討相關課程政策,2021年教育局通函第101/2021 號《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再加入「勤勞」作為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
香港的教育一貫都是功利主義,孩童所學的若與他心儀的學校不合,家長便不重視,學校課程緊迫,若對學生升學無關的只能稍為涉獵,不會深入鑽研。價值教育是一項身教的潛移默化工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線模範,教師的「行為世範」更是學生的楷模,社會傳媒的黑白是非在在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的組建,一代人的價值觀建立,要通過整個社會的共識,一同努力。
新一屆政府明天上任,能否帶來新的社會教育環境,還待靜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