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焯芬:往事越千年 敦煌是文明十字路口

李焯芬教授指出,從歷史的角度看,敦煌是「文明的十字路口」,西方的文化藝術,皆通過敦煌傳入中國。敦煌亦是突厥和眾多中亞遊牧民族往來之處,而希臘、羅馬文化亦是通過敦煌傳入中國。

延伸閱讀:〈天籟敦煌樂團辦音樂會暨文化講座 慶故宮館開幕及香港25周年回歸〉

7月1日是香港主權回歸中國25周年,同時迎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為隆重其事,由紀文鳯等創辦的香港天籟敦煌樂團,舉辦「敦煌與故宮對話:飛越文化二千年」音樂會暨文化講座,並邀請著名學者李焯芬教授主持、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博士、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博士,以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出席的文化講座。在6月15日的傳媒簡報會上,李焯芬教授介紹了敦煌的前世今生,以及香港人為保護敦煌文物所盡的心力。

西方文化沿絲路傳入華

敦煌是位於甘肅省西北部的文化重鎮,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武帝設立「河西四郡」,即敦煌、武威、酒泉和張掖四郡,四郡皆位於今天稱為「河西走廊」的狹長地帶,為「絲綢之路」所經之地。由敦煌向西走,便是「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陽關,以及面向歷史上「西域」的門戶玉門關。

因此,李焯芬教授指出,從歷史的角度看,敦煌是「文明的十字路口」,西方的文化藝術,例如印度佛教、波斯祆教(又稱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摩尼教、基督教的分支景教等,皆通過敦煌傳入中國。敦煌亦是突厥和眾多中亞遊牧民族往來之處,而希臘、羅馬文化亦是通過敦煌傳入中國。

始建於公元4世紀的敦煌莫高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hutterstock)
始建於公元4世紀的敦煌莫高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hutterstock)

文明因交流互鑑而融合

李教授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2019年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的話「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指出敦煌文化所反映的,就是中華文化與域外文化的交流、互鑑、融合;反映了中華文化開放包容的精神。他舉例說,敦煌莫高窟有700多個洞窟,因此又稱「千佛洞」,其中400多個洞窟有壁畫。這些洞窟在公元四世紀開始開鑿,當時正時南北朝(五胡十六國)的時代,西面有匈奴人成立的北涼。

隨着佛教東傳,源於印度的石窟寺亦傳入中國,原因是印度夏季多雨,佛教僧眾便在河畔山崖開鑿洞窟,以安置佛像和聚居,進行宗教活動,稱為「結夏安居」。這種石窟寺,是早期佛寺的形式,阿富汗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原來便是石窟寺。另外,古代的龜茲國位於新疆,著名的譯經大師鳩摩羅什便是龜茲人,新疆庫車的龜茲佛窟亦有許多佛經壁畫和佛像。

莫高窟石窟寺內的佛像和脅侍菩薩像。(Shutterstock)
莫高窟石窟寺內的佛像和脅侍菩薩像。(Shutterstock)

港人出錢出力保護文物

敦煌自公元4世紀開始有石窟寺,一直至14世紀的元代,歷經千年而不衰,是全球最大的「原址美術博物館」。李焯芬教授預告,在本月21日的「敦煌與故宮對話:飛越文化二千年」的文化講座上,敦煌研究專家趙聲良博士除了介紹敦煌的文化源流,還會介紹敦煌研究院如何保護壁畫文物,包括防止風沙侵蝕、地下水侵蝕等,最大的工程,是在樊錦詩院長任內啟動的數碼化計劃,包括拍照、制作錄影視頻,是以現代科技結合藝術(Artech)的典型例子。

李焯芬教授指出,為了保護敦煌壁畫和文物,香港人也花了不少心力。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曾告訴紀文鳯一個故事,1980年,香港有人捐了1000萬元(等於今天逾億元),沒有留名卻指定這筆款項只能用於保護洞窟,過了若干時日,敦煌卻來了位神秘遊客,暗查保護成效,後來才知道他就是邵逸夫爵士。樊錦詩表示非常佩服邵爵士的良苦用心和保護文物的遠見。

2019年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二)在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學術成果展示,與樊錦詩名礜院長親切交談,背景為複製的唐朝仕女壁畫。(網絡圖片)
2019年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二)在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學術成果展示,與樊錦詩名礜院長親切交談,背景為複製的唐朝仕女壁畫。(網絡圖片)

另一位保育敦煌文物的名人便是著名學者饒宗頤教授,他不僅在敦煌學的許多領域,都作出了首創性的研究和開拓性的貢獻。「香港敦煌之友」2010年在香港成立後,饒教授持續號召募集資金,支持敦煌文物保護工作;「饒宗頤學術館之友」亦捐贈饒宗頤教授書畫,拍賣得到善款600餘萬元,在敦煌研究院興建「饒宗頤樓」,主要用於開展石窟寺文物數字化基礎技術研究,以及文物數據採集、加工、存儲、展示、交換等工程實施,饒宗頤樓已於2011年投入使用。

敦煌與故宮對話 3-2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