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特首李家超在當選後表明優先處理房屋問題,包括簡化建屋流程,以達致提速、提速及提量的效果,田生地產認同該政策方向。
政府須保障發展商資金流動性
面對香港樓宇老化問題日趨嚴重,為改善市容及增加房屋供應,實在需要透過私人市場力量加快市區重建,欣喜政府樂意研究降低《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下的強拍門檻和改善相關機制的運作,其中一項是加快土地審裁處處理個案之步伐,令強拍申請輪侯時間縮短。
此外,建議政府可考慮當發展商購入80%或以上不可分割業權份數,就不用預先支付30%釐印,改以4.25%計算釐印,從而推動收購及重建,增加土地供應。令發展商有更充裕的資金,這樣可以成為誘因,吸引更多發展商參與市區重建計劃。
與此同時,舊樓拆卸後,政府應加快退還已預繳之釐印。據悉,目前退還相關稅款需時超過1年或以上,而由於涉及的預繳稅款金額龐大,窒礙發展商資金流動性,令不少中小型發展商不敢輕易參與市區舊樓重建項目。
放寬地積比率 釋放潛在供應
另外,土瓜灣13街範圍廣大,鹹水樓樓齡逾60年,殘舊不堪,石屎剝落,唯地積比率已用盡;九龍城幅員廣大,唯大比數舊樓屬「一所房屋」(One House)地契。這些舊區,缺乏收購誘因,政府宜突破思維,透過合適的政策去加速發展。市建局應運用強項,處理難以解決的綜合發展項目。
大埔、荃灣、元朗等地區之地契沒有任何限制,但受制於城巿規劃大網圖而未能提高地積比率,這些地區住宅地積上限5倍,重建價值不高,令到發展商卻步。
滄海桑田,昔日偏離民居的觀塘、牛頭角、荃灣、新蒲崗、黃竹坑和屯門等地區,今時今日社區設施配套齊全,兼且有港鐵直達,廠房一旦改建住宅,是最直接增加住屋供應的做法,但需要政府提供誘因,若當局能放寬地積比率,肯定可善用這種社會資源,釋放更多潛在住宅供應。
遷移殯儀設施 騰出市區用地
還有,政府應該考慮將香港的殯儀設施選到離島集中處理,騰出市區用地,作出更佳的規劃及發展,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令殯儀服務需求大增,亦突顯了這個行業設施不足的情況。
政府可考慮物色人煙罕見的島嶼去建設殯儀設施,亦可興建橋樑或安排渡輪接駁這些離島,方便市民前往掃墓及參與祭祠。島上更可配合現時的科技及綠色殯葬等,做到一條龍服務,例如島上火化,隨即將骨灰撤入大海進行海葬,而騰出的市區用地,平整後可作興建公屋,又或推出市場拍賣供私人發展商興建住宅,以增加房屋供應量。
根據過往經驗,疫症過後市民都會對居住環境的追求有所提升,帶動置業需求及換樓鍊,所以政府若希望香港市民能夠安居樂業,建議在新樓發售單位中,要求發展商預留三成單位售予首次置業人士,以保障香港市民的住屋需求,亦有助防止樓價被非香港人炒高。
10大樓市政策建議
就增加房屋供應及優化樓市政策方面,田生地產建議以下10項:
1. 優化強拍程序;
2. 當發展商購入八成或以上不可分割業權分數,可獲豁免支付30%釐印費;
3. 舊樓拆卸後,政府應加快退還已預繳的釐印費;
4. 主動重建地契出現瑕疵的舊區地盤;
5. 檢視市建局角色、職能,進一步賦予巿建局善用優勢去解決一些棘手,又涉及修例作重建舊樓併購個案;
6. 政府主動購入殘破失修的工廈,並把這些工廈改建住宅;
7. 優化現有補地價程序,以鬆綁不合時宜的地契限制;
8. 劃一地積比率;
9. 重置殯儀設施以騰出市區地皮;以及
10.預留30%單位予首次置業人士。
本公司從事舊樓併購超過30年,希望在候任特首上任前夕,分享業內人士心聲,也希望香港樓市健康發展,人人安居樂業。本公司主席區永華敬祝第六屆特別行政區政府政通人和,持續提升特區的治理水平,帶領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國兩制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