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投資,如果從一個較宏觀的角度看,其實是一種資本分配者(基金經理)和資本使用者(被投企業)在金融資產(股權)和業務運作(創業或企業轉型)方面的相互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受客觀的數據的可用性和能獲取性的限制,以及主觀的「多就是好」的偏好的制約,對這種半私半公(開)的商業和投資活動的關注,容易有所遺漏和局限。
上兩篇談了數據的問題,今回説説我們主觀上一些不以為意的思維。
玩積木的啟發
行為和認知科學家克洛茨(Leidy Klotz),受到他3歲的兒子在玩樂高積木(Lego)時,一次發人深省的反應所啟發。遊戲是要用積木磚子建造一條高架橋連接河兩岸。因為父子各造各的柱子,結果高低不一,老爸自自然然地伸手去拿另一塊磚子,想要把矮的柱子加高;可回頭卻看見兒子正從高的一邊的柱子減去一塊。由此,克洛茨和他的研究團隊,用多個實驗,證明在我們的慣性思維中,常以加法辦事,少把減法視為最基本、最底層選項之一。這些研究的結果,在頂尖科學期刊Nature上發表。
換句話説,我們每天每刻其實都在面對「X多好辦事」和「X少好辦事」之間的掙扎,只是自工業革命後我們發覺前者似乎很容易做到,而漸漸忘記了後半部分,以加法代替減法作為我們的默認選項或系統偏好。在我們日常隨手可抓到的數據中,獲得加法的結果非常簡單,有關收購、新合資、結盟、分拆、配股(新股發行)等資訊,隨手可得。然而,與減法、出售或處置相關的數據,通常我們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方可挖得一鱗半爪,而且整體結果通常並不令人滿意。其中的原因或者是,收購具有令媒體、觀察家和學者等無法抗拒的磁性?
X少好辦事?
此外,當公司或私募股權公司宣布出售或處置資產或業務時,偶爾會有公告或通函,但這些披露通常是一次性的、臨時性的和非系統性的,有時更會令人覺得是自吹自擂或相互抬轎。我們偶爾才會讀到基金大賺特賺時發布一些或會令稅務局注意的出售事件,但非常罕有會讀到資本家在「潛水」時「揮白布旗桿」式的退出文宣。
「X少好辦事」不是很直觀,從很多方面來說,自從工業革命開始,我們傾向於先加後減。執筆之際,在下在Google Trend打”more”,得到的結果是”less”的4倍。即使人們確實想到了後者,減法也很難實現,這也許是因為一系列生物進化、文明習慣、經濟政治力量的混合,推動我們貪多忌少。
但細想一層,只要正視資本的循環周期的話,那麽,忘掉less或屬於減法的事件的負面影響就會挺明顯的。資本正是要通過減法(出售),才得以回收和再配置,社會效率才會進一步提高。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買賣等式的後半部分,我們可能會把私募股權的這個結合手藝和科學並重的行業,滯留在一個相當有限的迴轉之中。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