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港保險資本監管體系助控風險

在現有評估規則下,市場環境的變動將更加直接地反映在保險負債估值中,造成保險負債波動性大幅增加。因此,保險公司需更加關注資產負債的聯動作用,通過資負匹配達成資產負債表的相對穩定。

根據全球權威性的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評價指數「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第26期統計,香港保險行業排名位列全球第四,作為亞太地區的保險業務中心樞紐,全球前20大保險公司有65%在香港經營保險業務。

香港保險資本監管體系(HKRBC)由香港保險監管部門自2012年提出,包括數量評估(第一支柱)、企業管治及風險管理(第二支柱),以及訊息披露(第三支柱)。發展至今,已經完成了風險為本資本制度的概念和框架(風險類別、評估模式等)、制定具體規則和量化測試兩部分,目前正在進行第三階段修改法例進程,修例完成後將進入正式實施階段,並設過渡期,使保險公司能逐步適應。

按計量準則作更精細規劃

HKRBC建立了以市場價值下風險評估為核心的償付能力計量體系。負債端計量採用市場化無風險利率與流動性溢價對保單負債現金流折現,在此評估規則下,市場環境的變動將更加直接地反映在保險負債估值中,造成保險負債波動性大幅增加。因此,保險公司需更加關注資產負債的聯動作用,通過資負匹配達成資產負債表的相對穩定。同時,保證部分時間價值(TVOG)的引入顯著提高了保險公司在保險業務中內嵌保證所需的財務成本,高保證業務對償付能力的資本消耗將大幅增加。

在資產端,由於新規則要求對資產進行全市值計量,當前通過財務分類管理資產負債表穩定性的做法將不再有效。同時,新規則對於不同性質和信用質量的資產有不同的資本佔用計量標準,對垃圾債券及公開市場權益等高風險低信用資產提出了更高的資本要求。這使得保險公司需要用更為精細的資本規劃模型,協助公司開展資產配置和投資決策。

設計保證成本低、資本消耗低、能根據市場環境變化靈活調整的產品,成為保險公司業務模式轉型的必經途徑。(亞新社)
設計保證成本低、資本消耗低、能根據市場環境變化靈活調整的產品,成為保險公司業務模式轉型的必經途徑。(亞新社)

負債市場化計量及保證部分時間價值的引入,對保險公司產品的形態、定價提出了更高要求。設計保證成本低、資本消耗低、能根據市場環境變化靈活調整的產品,成為保險公司業務模式轉型的必經途徑;可選方案包括引入再保險分出風險以降低資本需求、更多銷售投資連結型或者低保證高分紅長期險等,與客戶共同分擔投資風險,享有投資收益,實現多方共贏。

資產配置須實現「三角平衡」

香港當前償付能力監管規則下,風險資本需求與負債規模相關,是規模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不能反映資產端風險的實際情況。HKRBC作為市場化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公司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能夠直接傳導並影響償付能力資本需求,因此新規則下保險公司需在資產配置中實現收益、風險、資本佔用之間的「三角平衡」。

由於HKRBC下資本佔用能夠較好的體現資產風險本質,在資產配置時應該將資本回報率(Return on Capital, ROC)作為重要衡量指標。資產配置需要在覆蓋負債成本、滿足公司資本預算及風險限額的前提下,以ROC作為重要衡量指標進行改良;可選擇的優化目標包括風險可控下回報最高、資本使用效率最高、達成負債預期收益要求可能性最大等。

在具體資產配置方面,行業普遍存在以下趨勢:一是根據負債特徵,提高資產配置對負債的匹配度。在實務中,很多公司根據固收類資產及權益類資產的風險特徵,進行匹配管理。固收資產支持現金流匹配以提升資產負債匹配程度,進而提升負債折現率;而權益類資產則滿足長期負債的高收益需求,通過長期價值調整(LTA)提升負債折現率。

近年美國保險公司增加另類資產配置,主要配置於私募債、證券化產品及房產抵押貸款。(亞新社)
近年美國保險公司增加另類資產配置,主要配置於私募債、證券化產品及房產抵押貸款。(亞新社)

二是通過投資創新,提高資本回報率,並參考歐美實行Solvency 2等風險為本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後的資產配置變化趨勢,積極研究拓展另類投資配置。例如,從美國同業看,2016年至2020年間美國保險公司另類資產由31.8%上升至35.9%,主要配置於私募債、證券化產品及房產抵押貸款。同時對公開市場股票及高收益債等傳統風險資產進行大幅減配,目前佔比已經極低。

從歐洲同業看,2014年至2019年間,8家典型頭部歐洲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中,低流動性另類資產配置金額上升27%,佔整體配置比例達16%,主要是ESG、私募股、私募基金、抵押貸款、房地產等配置大幅增長。2018年到2021年間,根據歐洲保險和年金監管局(EIOPA)公布訊息,歐洲主要國家在繼續增加對另類貸款及房地產的配置比例,另類化的趨勢仍然持續。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